罗汉镇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罗汉镇行政区划
罗汉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管辖的镇,车牌贵E,长途区号0859,人口约2.09万(截至2019年),面积10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6个行政村(社区)
罗汉镇概况
- 地名:罗汉镇
- 隶属:普安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59
- 车牌:贵E
- 邮编:561500
- 区划代码:522323108
- 身份证前6位:522323
- 面积:100平方公里
- 人口:2.09万人
- 人口密度:209人/平方公里
罗汉镇,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地处普安县中部,东与新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青山镇接壤,西与六盘水市盘县新民、老厂2乡镇毗邻,北与地瓜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99.8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罗汉镇户籍人口为20945人。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属普安卫楼下营。1992年1月,凉水、罗汉2乡合置罗汉乡。 2015年1月,罗汉乡撤乡建镇。 截至2021年10月,罗汉镇辖1个社区、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罗汉社区。
2019年,罗汉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罗汉镇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属普安卫楼下营。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属普安县仁顺里。
民国三年(1914年),属普安县南二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为二区仁德乡、凉水乡辖地。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为清萍乡、鹧鸪乡辖地。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二区鹧鸪乡。
1950年4月,为普安县一区鹧鸪乡。
1953年4月,组建地瓜区罗汉乡。
1958年9月,设地瓜区火箭公社。
1959年1月,为地瓜公社罗汉管理区。
1963年2月,为罗汉公社。
1968年3月,为罗汉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为罗汉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7月,设地瓜区罗汉乡。
1992年1月,凉水、罗汉2乡合置罗汉乡。
2015年1月,罗汉乡撤乡建镇。
罗汉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罗汉镇因早年当地罗汉松树较多得名。
罗汉镇地理环境
罗汉镇地处普安县中部,东与新店镇隔河相望,南与青山镇接壤,西与六盘水市盘县新民、老厂2乡镇毗邻,北与地瓜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99.88平方千米。
罗汉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位于西北边境母猪梁子,海拔1855.5米;最低点位于南部平塘河,海拔1350米。
罗汉镇境内河流属南盘江水系。主要河道有下厂河、猪场河,总长12千米。最大河流为下厂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长9千米,流域面积120平方千米。
罗汉镇境内已查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和煤层气,其中煤炭储量15.8亿吨。拥有林地面积3.5万亩,牧草面积3.9万亩。
2011年,罗汉镇有耕地面积20775亩。
罗汉镇经济
2011年,罗汉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90万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0万元,比上年下降40%。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
2019年,罗汉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2011年,罗汉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24吨,其中玉米1569吨,小麦416吨,水稻28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12456亩,产量1500吨;油菜籽产量63吨。
罗汉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4500头,年末存栏10141头;牛饲养量11000头,年末存栏4679头;羊饲养量7000R,年末存栏1608只;家禽饲养量7.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765吨,禽蛋52吨。
截至2011年末,罗汉镇累计造林1.2万亩,其中防护林5000亩,经济林1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5万株,林木覆盖率40%。
2011年,罗汉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2011年末,罗汉镇有商业网点61个,从业人员118人。
2011年末,罗汉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57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
罗汉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在普安县中部偏西南。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布依、回、彝、黎等民族占6.1%。辖11村委会。1949年为鹧鸪乡。1953年改设罗汉乡。1958年撤乡建火箭公社,后并入地瓜公社。1984年析设罗汉、凉水2乡。1992年2乡合并置罗汉乡。产油桐籽、核桃。有小学2所。乡人民政府驻地罗汉松,在盘水镇西南20公里。人口500,有汉、黎等民族。四面环山。海拔 1 570 米。广植松树。聚落依山谷分布。有简易公路接兴义—普安公路。.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罗汉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