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朵镇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行政区划
雨朵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管辖的镇,车牌贵F,长途区号0857,人口约3.05万(截至2018年),面积5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行政村(社区)
雨朵镇概况
- 地名:雨朵镇
- 隶属:黔西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857
- 车牌:贵F
- 邮编:551500
- 区划代码:520522102000
- 身份证前6位:520522
- 面积:56平方公里
- 人口:3.05万人
- 人口密度:547人/平方公里
雨朵镇,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地处黔西市东部,东与大关镇接壤,南连金兰镇,西邻金碧镇,北接绿化白族彝族乡, 行政区域面积55.75平方千米。
清代时期,划归黔西州安德里三甲;1991年7月,雨化、雨明、平坝、龙场4乡合并为雨朵镇。 截至2018年末,雨朵镇户籍人口为30530人。 截至2020年6月,雨朵镇辖7个社区、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雨朵社区。
2011年,雨朵镇财政总收入1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9万元,比上年增长14%。 2018年,雨朵镇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雨朵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彝语古称“大龙洞”为“以朵”,“以”为水,“朵”为神,即水神之意。因“以”“雨”谐音,易名雨朵。
文物古迹
李世杰墓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雨朵镇扯泥坝,是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墓葬之一,其初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属夫妻合葬墓,占地2238平方米,分“天,地,人”梯式三级墓院,1986年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雨朵镇建置沿革
清代时期,划归黔西州安德里三甲。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雨化乡。
1953年5月,分置雨化、雨明、蒿枝(后改平坝)3乡。
1958年9月,各乡改农村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乡。
1991年7月,雨化、雨明、平坝、龙场4乡合并为雨朵镇。
雨朵镇地理环境
雨朵镇地处黔西市东部,东与大关镇接壤,南连金兰镇,西邻金碧镇,北接绿化白族彝族乡, 行政区域面积55.75平方千米。
雨朵镇境内地形丘陵山地相间,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1200—1600米,最高点位于大庆坡顶,海拔1600米;最低点位于扯泥坝,海拔1200米。
雨朵镇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65天。
雨朵镇境内河流属乌江水系,源于境内的雨朵河,由南而北流出,河道长7.9千米。
雨朵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水、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
雨朵镇境内地下矿藏主要为煤炭,地质储量870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为350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东南部龙场、登高一带。雨朵镇有耕地面积2.4万亩。
雨朵镇经济
2011年,雨朵镇财政总收入1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9万元,比上年增长14%。
2018年,雨朵镇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2003年,雨朵镇种植玉米8000亩,产量2560吨;种植水稻7025亩,产量2845吨;种植豆类16260亩,产量441吨,种植薯类1700亩,产量255吨;种植烤烟2018亩,产量222吨;种植土烟51亩,产量8吨;种植蔬菜1440亩,产量409吨。2003年年末大牲畜存栏3613头,年内出栏514头;年末猪存栏10806头,年内出栏6417头。
2011年,雨朵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720万元。2011年,生产粮食4872吨。
雨朵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1.38万头,年末存栏1.31万头;牛出栏1450头,年末存栏1742头;家禽饲养量4.53万羽。
雨朵镇形成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雨朵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煤矿企业2家,职工200人。
2011年末,雨朵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40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各项贷款余额1620万元,比上年增长8.7%。
雨朵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雨朵镇位于黔西县东南面,距县城23公里,交通方便,总面积57.1平方公里,镇内资源丰富,有矿藏、旅游和水资源等,总面积57.1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彝等6个民族,2003年末有12个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组,有7037户25594人;年末实有耕地16306.8亩,境内具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可供开发。一、我镇的矿藏资源主要以优质无烟低硫煤和铁矿资源为主,目前有龙场井田38.4平方公里,正在进行储量的进一步探明工作,镇内有设计能力在15万吨的煤矿一口,铁矿资源相当丰富,含铁量在60%以上,但还未得到充分的开采。二、旅游资源:我镇由于地处山区的-原地带,辖区内的山塘水库大小数十个,均可以充分开发利用为度假、休闲和生态观光、养殖的好地方。另外我镇的旅游资源还有清代兵部尚书李世杰墓,保存完整,占地2000平方米;沈家场大海子的汉墓群,革命烈士王先知被害的长坑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等景点均可开发。三、我镇境内有雨朵河的发源地,故水资源相当丰富,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是发展优质大米生产的好基地。四、林业资源:我镇目前的森林覆盖率37.1%,有国有大箐坡原始森林100公顷,各村分布着成材的林木数万亩。.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雨朵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