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行政区划
板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管辖的镇,车牌桂N,长途区号0777,人口约10.26万(截至2019年),面积17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1个行政村(社区)
板城镇概况
- 地名:板城镇
- 隶属:钦北区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777
- 车牌:桂N
- 邮编:535000
- 区划代码:450703104
- 身份证前6位:450703
- 面积:179平方公里
- 人口:10.26万人
- 人口密度:574人/平方公里
板城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地处钦州市钦北区北部,东与青塘镇和灵山县太平镇为邻,南与平吉镇、小董镇相连,西与长滩镇、新棠镇交界,北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钦州城区40千米、钦州保税港区70千米首府南宁114千米 ,总面积178.6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板城镇有户籍人口102556人 。
1993年12月,板城乡改为板城镇 。截至2020年6月,板城镇下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板城圩新街6号 。
2011年,板城镇财税收入373.60万元,占任务的155.67%,同比增长90.71%,居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首位,其中国税73.00万元,增长10.44%;地税300.60万元,增长131.59% 。2019年,板城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
板城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康熙年间(1701年)建圩,因圩周围地下遗有许多木板,取名“板寻”,后因板寻不雅而改为板城。因镇人民政府驻板城圩而得名 。
板城镇建置沿革
清朝时期,板城镇境域属钦州。
民国时期,设板城乡,属钦县。
1951年春,分设6个乡。
1957年10月,6个乡合并为板城乡。次年秋,并入小董大公社。
1959年6月,分设板城公社。
1984年9月,板城公社撤改复为乡。
1989年,板城乡设14个村公所、36个村委会,那香乡设6个村公所、25个村委会。
1993年12月,板城乡改为板城镇。
2005年8月,板城镇并那香入 。
板城镇地理环境
板城镇地处钦州市钦北区北部,东与青塘镇和灵山县太平镇为邻,南与平吉镇、小董镇相连,西与长滩镇、新棠镇交界,北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钦州城区40千米、钦州保税港区70千米首府南宁114千米 ,总面积178.64平方千米 。
板城镇境内属山区丘陵地带,境内的高山主要有古突岭、岳山和架仪楼等,其中古窦岭最高峰海拔629.5米 。
板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春夏季的汛期降雨较集中,每年受到台风影响造成的强降雨对镇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年平均日照时数1848小时,年平均气温22℃,一般最低气温出现在每年的1月,最高气温般出现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359天 。
板城镇境内有板城江,发源于灵山县太平镇九冬塘石榴角,流经板城镇,于小董镇老罗坪汇入茅岭江干流,全长31.3千米,其中钦北区境内河长24千米,流域面积172平方千米 。
板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倒春寒、霜冻、低温和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季节常受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 。
板城镇境内有花岗岩、锰、钛、高岭土等,分布在镇的电茂、三联两个行政村和那必自然村。野生植物主要有松木、樟木、荷木、苦棟木、椎木、枫木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狸、山鸡、鹧鸪、喜鹊、鹩哥、斑鸠、麻雀、蛇、龟、整、鱼、虾等 。
2011年,板城镇有耕地面积3352.40公顷,人均0.04公顷 。
板城镇经济
2011年,板城镇财税收入373.60万元,占任务的155.67%,同比增长90.71%,居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首位,其中国税73.00万元,增长10.44%;地税300.60万元,增长131.59% 。
2019年,板城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
2011年,板城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蚕荔枝、龙眼、甘蔗、茶叶、花生、木薯、沙梨、棠梨等,粮食种植面积4593公顷,总产量26650吨,荔枝种植面积4510.67公顷,总产7185吨,蔬菜1557公顷,总产量3717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畜等为主,果园鸡和鹧鸪养殖是镇的特色产业,年末存栏生猪17404头,出栏生猪18511头;三鸟年末存栏75.3万羽,出栏183.4万羽,鹧鸪饲养主要分布在板城村民委员会江坪自然村,养殖专业户19户,年出售鹧鸪100万只以上,远销区内外 。
2011年,板城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193万元,比上年增长0.22%,工业增加值37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44万元,比上年增长4%,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的企业有爆竹厂、纸厂、茶厂、花场、砖厂等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总产值1.2亿元,总收入2500万元 。
2011年,板城镇有商业网点142个,职工1762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741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7% 。
2011年,板城镇镇内设置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共3个业务网点,各类存款余额35179万元,比上年增加6543万元,增长22.8%,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280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邮政储蓄存款余额7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 。
板城镇风景名胜
板城镇主要旅游景点有古道岭、石梯水库、驾二楼等风景区。
板城梨花
板城梨花花园,已成为钦州旅游的新名片。板城镇屯车村的梨花园已有百年的历史,种有百亩之多,是一个天然的梨花园。梨的品种有大棠梨,中棠梨,细棠 梨,罐头梨,灯泡梨等。
古道岭
古道岭又名古窦岭,位于板城镇板城圩西部2公里,板城、长滩两乡交界处。古时曾有人在此山建庙修道,故称古道岭。南北走向,长约5公里,海拔629.5米,花岗岩山体,古道岭盛产松木、茶叶。山顶上建有电视微波台,盘山公路直达顶峰,有棋盘石、滴水石及庵堂庙等景点,是钦州市北部最高山峰及登高旅游胜地。古道岭主要景点有:乌鸦垅、生鬼垅、大虫垅塘儿垅、捣谷垅、神灵洞、九层厅、求子石、纱帽石、公婆石、棋盘石、堂禾石、三叉石笋、滴水石、重岩怪石、古道天寺、庵堂庙、万年古井。
板城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在钦北区东北部。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4.7万,壮族占10%。辖14村委会,有143自然村。1950年为板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3年置镇。矿产有花岗石 、锰和钛。产茶叶、桑蚕、梨、荔枝、龙眼。有中小学28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板城圩,在区人民政府驻地北38公里,小董江东岸。人口1 000。传建圩时,其周围地下埋有很多木板,曾名板寻,后演化为今名。有爆竹、 农具等厂。酸甜糖梨为地方特产。有公路接邕湛公路。.
六虾村抗战及中共钦县地下党活动旧址(六虾村)
六虾村抗战及中共钦县地下党活动旧址(六虾村)位于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六虾村委会六虾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文物建筑。2012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板城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