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行政区划
河池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车牌桂M,长途区号0778,人口约341.80万,面积3.35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区/县(县级市),其中县8个、镇60个、乡78个、社区176个、自然村3个、村1490个。
河池市概况
- 地名:河池市
- 隶属:广西
- 行政级别:地级市
- 区号:0778
- 车牌:桂M
- 邮编:547000
- 区划代码:451200000000
- 身份证前6位:451200
- 面积:3.35万平方公里
- 人口:341.80万人
- 人口密度:102人/平方公里

河池市桂西北边陲要地,位于东经107°33′至108°13′、北纬24°22′至24°55′之间,地域呈西北向东南倾斜,多岩溶地貌,最高海拔111千米,最低海拔145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c。1998年平均气温21.5°c,太阳总辐射96.88千卡/平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470毫米(1998年降雨1488毫米),地表水径流量16.31亿立方米,埋藏总水量约1.55亿立方米,水质优良。
河池市历史悠久,圣河池市境设置羁縻智州,后增置羁縻金城州,河池县(今河池市)始置宋初。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5月,河池县升称河池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河池州复称河池县,1983年10月8日撤河池县设河池市。今河池市总面积2340平方公里,耕土面积15713.33公顷。聚居22个民族共30万人,其中壮族占73%,全市共置7镇7乡,142个村民委员会。河池市在清雍正、乾隆年间,不仅有抗土反清农民起义,更可贵的是在民国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河池点燃了革命火种。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特厚的条件。目前全市拥有林业用地180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54%,森林面积达177.4万公顷,排列广西第3位;森林蓄积量为2629万立方米,排列广西第6位;森林覆盖率为52.95%,排列广西第8位,河池成为了广西重点林业区域。
全市总人口1999年末达305749人,其中男157390人,女148359人。农村人口有20417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6.8%。共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水族、满族等10个民族,其中壮族216609人。全市设7乡7镇共133个村民委员会1647个村民小组1707个自然屯。
全市辖金城江区、南丹、天峨、凤山、东兰、罗城、环江、都安、大化、巴马等一区九县,其中有5个自治县、13个民族乡,并代管宜州市。总面积33540平方公里。
河池的有色金属名闻中外,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锡、锑、铟等,誉称“亚洲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大自然对河池如此厚爱,赋予她神奇美丽的一方山水,是一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亟待开发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宝地。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妩媚秀丽的高山平湖风姿、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观、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独树一帜的长寿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都给河池的旅游增添了无限异彩。据不完全统计,河池已发现的风景名胜区、点共60余处,分布于地区2市9县,是一个旅游资源富饶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正在开辟的各具特色的旅游区有四处:宜州旅游区,包括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河池旅游区,包括金城江区、南丹、环江等县;(3)红水河库区高山湖泊旅游区,包括大化、巴马、东兰、天峨等县(自治县);(4)盘阳河长寿疗养旅游区,包括东巴凤等县(自治县)。
辖1个市辖区、4个县、5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金城江区新建路。
金城江区(金城江街道)
宜州市(庆远镇)
天峨县(六排镇)凤山县(凤城镇)南丹县(城关镇)东兰县(东兰镇)
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
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
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
河池市行政地图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河池市”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广西各地市地域面积排行榜,河池以33,494排第2名。
广西各地市人口数量排行榜,河池以342万人排第7名。
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量排行榜(地级市及以上),河池以342万人排第155名。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河池排第48名。
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城市排名,河池排第42名。
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河池排第184名。
2019广西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河池以全国排名:232(新五线城市)排第11名。
2019年广西各市GDP排行榜,河池以878亿元排第10名。
2019年中国最佳求学城市排行榜,河池以河池学院排第200名。
- 河池名人
- 韦拔群(1894~1932,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覃健(1911~1959,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韦杰(1914~1987,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 李德山(1868~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黄超(1905~1992,开国大校)
- 冯俊(1430~1496,石鼓书院)
- 黄明政(1908~1997,开国大校)
- 黄明金(1913~1975,开国大校)
- 韦祖珍(1912~1982,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覃士冕(1914~1981,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覃国翰(1912~,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邓无畏(1900~1931,邓无畏 )
- 黄莺(1911~1938)
- 陈洪涛(1905~1932)
- 覃道平(1894~1932)
- 黄松坚(1902~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