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

生江镇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生江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生江

生江是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管辖的镇,车牌粤W,长途区号0766,人口约2.49万(截至2020年),面积6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行政村(社区)

生江镇概况

地名:生江镇
隶属:罗定市
行政级别:
区号:0766
车牌:粤W
邮编:527300
区划代码:445381114
身份证前6位:445381
面积:62平方公里
人口:2.49万人
人口密度:400人/平方公里

生江镇,隶属于广东省云浮罗定市,位于罗定市中部,距罗定市区9公里,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97万亩,耕地2.05万亩。辖11个村和1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生江镇常住人口为24946人 。

生江镇在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到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属泷水县地。明万历五年至清末归罗定州管辖。民国时期分属罗定县第一、第四区。1961年6月设生江公社。1983年8月设区。1986年11月撤区建镇。地处丘陵地区,年均气温22℃,降雨量1450毫米,是罗定市的重要粮产区和优质稻谷生产镇,盛产荔枝、龙眼、沙糖桔等岭南佳果,其中水囊荔枝是该镇特产。有广东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云桂庵、花坪荔枝古道等旅游资源。

2017年生江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68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6%;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7.9%。

生江镇历史沿革

生江镇在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到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属泷水县地。

明万历五年至清末归罗定州管辖。

民国时期分属罗定县第一、第四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罗定县第五区。

1953年5月起属第九区。

1956年11月划归黎少区。

1958年公社化后,初属黎少公社。

1961年6月从黎少公社分出设生江公社。

1983年8月撤销公社设立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立生江镇。

生江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生江镇位于罗定市中部,中心区位于北纬22°43′,东经111°31′,东邻素龙街道,南接罗平镇,西连连州镇,北与黎少镇接壤。距罗城9公里。全镇总面积62.21平方公里(陆地59.28平方公里、水域2.93平方公里)。

地形

地处丘陵山区和罗定江中上游,镇东部最高峰云桂山海拔410米。

气候

生江镇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22℃,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345天。

水文

罗定江从镇境流过,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镇内21公里长的“引泗”干渠。

生江镇自然资源

截至2010年,生江镇利用水能资源建有大凹、石应、浪花岗水电站3个,装机容量1500千瓦。金银河水库坐落于该镇境内,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总库容5530万立方米。1982年和1984年先后建成金银河一、二级电站,装机总容量11000千瓦。

生江镇经济

综述

2003-200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为22036万元、18669万元、20854万元、21799万元、22312万元、2379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分别为6822万元、12306万元、13069万元、13369万元、11717万元、12937万元,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5214万元、6445万元、778万元、8430万元、10595万元、10862万元。2003~2008年,财税收入分别为228.5万元、250.9万元、373万元、366万元、349万元、442万元。

201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655.7万元,比2011年增长 30.5%;实现工业总产值27625万元,比2011年增长13%;农业总产值23030.7万元,比2011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1%。2012年,全镇国税任务77万元,完成91万元,完成118.2%;地税任务422万元,完成537万元,完成127.3%;两税任务完成628万元,完成125.9%。

2017年生江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68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6%;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7.9%。2017年地税收入113.72万,国税收入127万。

第一产业

生江镇是罗定市的重要粮产区和优质稻谷生产镇,盛产荔枝、龙眼、沙糖桔等岭南佳果,其中水囊荔枝是该镇特产。至2010年,已建成优质谷、松脂、蚕桑、荔枝、龙眼、山地鸡、塘鱼等“三高”农业基地,其中优质谷基地2万亩,总产1.59万吨;松脂基地0.30万亩,产脂65吨;荔枝基地1.92万亩,总产2.85万吨;优质龙眼基地2600亩,总产2515吨;优质西瓜基地1050亩,总产2310吨;蚕桑基地3608亩,产蚕茧150吨;塘鱼基地950亩,总产237.50吨;养殖山地鸡80万只,生猪6250头。

2011年末,耕地面积2.88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3.1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10亿元,比上年增长4.1%生产粮食14659 吨,其中水稻产量12635 吨,可向社会提供6000吨。年生产肉类 2637吨,禽蛋299 吨。畜牧渔业总产值0.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24%。

2011年末,境内累计造林0.52 万亩,其中经济林1500亩,林木覆盖率 70%水果种植面积1.02 万亩,水果产量3148 吨,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全镇初步形成了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新车、花坪为主的万亩荔枝基地;以三和、安全、双脉等村为核心的蔬菜种植基地;以替兵、云桂村为主的3000亩季丰油茶基地;以生江蛋鸡场为主的蛋鸡养殖基地。农民人均收入7099元。

2012年,全镇水稻生产扩展到1.6万亩,总产6400吨;生江“五季丰油茶”基地在2012年种植规模达到3500亩;生江原始蛋鸡拥有3个蛋鸡基地,存栏共12万只,日产蛋9000斤。

第二产业

2008年,全镇有工业企业46家。企业以经营纺织、小水电、五金机械、建材、食品为主,其中纺织业、食品行业较有优势。

2009年,全镇有工业企业92家,以小水电、五金机械、纺织建材为主,传统小五金制品远近驰名。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68亿元,比2008年增长12.4%。

2010年,全镇有五金机械、纺织等行业。其中针织厂企业25家,员工近2500人。

2011年,工业总产值1.43 亿元,比上年增长12%镇内针织业为主,最大的针织企业有职工600 多人。

第三产业

2003-2008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分别为3022万元、3114万元、3209万元、3258万元、3293万元、3301万元。生江镇因毗邻罗定市区,镇内饮食业发达,有近10多家具有本地特色餐馆、饭店。

2011年,财政总收入 4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54.3%。

生江镇风景名胜

广东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江镇碗窑村建设,公园横跨生江、罗平2个镇,规划面积1.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约4200亩,占规划总面积的61.8%,范围包括生江镇金银河水库。

云桂庵

坐落在云桂山上,始建于嘉庆年间,道光二十一年(1841)九月九日重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毁。现庵建于2005年,于2007年九日二十五日进神开光,占地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为两进四厢设计。由庵委负责日常管理和组织开展活动,现庵内有管理人员4人。该庵主要奉祀观音菩萨,还奉祀如来、韦陀、三星、三宝,原始天尊、盘古大王等,呈多神崇拜氛围。

云桂山广播电视塔

1992年8月7日兴建的高97米位于海拔410米云桂山顶的广播电视塔,塔设3个观景台。由于云桂山地理位置特殊,每逢夏秋雨季后,经常出现云海,登上观景台,极日四望,云海飘逸,犹如仙境。镇内登塔路长仅6.815公里,全程皆水泥硬底建设,可驱车直达山顶。

油茶示范基地

截至2017年底,生江镇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9500亩,“五季丰”油茶示范基地建设油茶主题公园,依靠油茶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林业等多项产业,打造生态观光品牌。

花坪荔枝古道

位于生江镇生江村的花坪自然村古道,全长4公里,宽1—3.5米,起点是两河交汇处的猪嵝嘴,沿三都河东边逆流而上,终点是黎少三油寨的元仔山,村民自古就开始种植荔枝,树龄有十年百年不等。三屋村有棵200余年的老荔枝树,树头上崛起3条主干,最粗的直径达2米,年产荔枝达1000多斤。

生江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罗定市辖镇。解放初属罗定县九区,1961年析黎少公社设生江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区9公里。面积60.6平方公里,人口3.2万。有公路直通广海北线。辖生江、里午、安全、八达、埗兵、八和、云桂、碗窑、三和、七记、双脉11个管理区(村委会)。工业以针织、五金、电力、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花生、大豆、蚕桑、红薯等,盛产龙眼、荔枝。.

  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罗定市生江镇、罗平镇境内,地处金银河水库、罗定江生江镇和罗平镇河段,总面积1003.19公顷,湿地率61.8%,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河流与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生江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生江镇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生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