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地名
广东省韶关市行政区划
韶关市是广东省的地级市,车牌粤F,长途区号0751,人口约286万,面积1.84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区/县(县级市),其中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5个、街道15个、镇93个、林场2个、社区251个、自然村6个、村1207个。
韶关市概况
- 地名:韶关市
- 隶属:广东省
- 行政级别:地级市
- 区号:0751
- 车牌:粤F
- 邮编:512000
- 区划代码:440200000000
- 身份证前6位:440200
- 面积:1.84万平方公里
- 人口:286万人
- 人口密度:155人/平方公里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距广州198千米,辖3区6县2市,人口310多万。在1.8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水力、矿产、生物、气候、旅游等资源。 韶关山川秀美,生态无限。现已建立车八岭、南岭、丹霞山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髻山、罗坑、大峡谷等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71.2%,鳄蜥、华南虎、海南虎斑和桫锣、观光木、广东松等珍稀动植物广布其中,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和物种基因库,是地球同纬度地区最绿的区域之一。
韶关人文鼎盛。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红层古生物圈恐龙的故乡,是12.9万年前生长于其间的“马坝猿人”的故乡,是海外瑶族的发祥地。这里是中国佛教著名经典《六祖坛经》的诞生地,已有1500年历史的南华禅寺、因为供奉着六祖慧能的真身而成为广东乃至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全国重点寺庙。这里是广东现存古塔最多(其中唐、宋塔11座)和客家围楼规模最大的所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仁化云龙寺塔、南雄三影塔、始兴满堂围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韶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姿,异彩纷呈,有名山、名刹、溶洞、激流、温泉、原始森林、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珍贵文物和民族风情,已经开放的有:国家风景名胜区-仁化丹霞山,风景迷人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条江河漂流胜地九泷十八滩,全国重点寺庙南华禅寺和云门山大觉禅寺,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出土地狮子岩,广东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金鸡岭,富有民族风情的乳源必背瑶寨,令人流连忘返的野生动物狩猎场等,已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线路,成为广东的四大旅游线之一。有前专评价:粤北集华南旅游景观之大成,可以建华南最大的旅游基地。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丹霞山阳元石景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区、韶石山、地下森林、南粤第一高峰、华夏名人故居和南华温泉度假村等。
韶关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105、106、107、323线横贯境内。热忱欢迎您到韶关来!
韶关市行政地图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韶关市”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2021年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排行榜,韶关排第22名。
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韶关以四线城市排第145名。
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榜,韶关以四线城市排第146名。
广东省各城市面积排名,韶关以18398平方公里排第2名。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韶关排第91名。
国家园林城市,韶关以第十三批(2009年)排第166名。
广东省各地市人口数量排行榜,韶关以常住人口285.5万人排第15名。
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数量排行榜(地级市及以上),韶关以286万人排第187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韶关排第28名。
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韶关排第70名。
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韶关排第187名。
2020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韶关排第142名。
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韶关排第105名。
2020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韶关排第80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韶关以四线城市排第147名。
2019广东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韶关以全国排名:120(新四线城市)排第16名。
2019年广东省各市GDP排行榜,韶关以1,318亿元排第15名。
2019年中国最佳求学城市排行榜,韶关以韶关学院排第139名。
2019新一二三四五线城市排名,韶关以新四线城市排第120名。
2019中国城市购房动能排行榜,韶关排第91名。
- 韶关名人
- 薛岳(1896~1998,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 张九龄(678~740,广东古八贤,南粤先贤,唐朝宰相,唐朝诗人)
- 余靖(1000~1064,南粤先贤)
- 张光第(1893~1945,革命烈士)
- 官惠民(1901~1937,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陈公博(1892~1946,民国十大汉奸)
- 许乃超(1904~1987,赤坎晨光小学创办人)
- 刘耀光(1954~,植物遗传学家)
- 彭显伦(1895~1958,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刘世焱(1900~1941,抗日英烈)
- 张子胄(616~684,张九龄的祖父)
- 张君政(590~652,张九龄的曾祖父)
- 张弘愈(655~702,张九龄之父)
- 潘忠(1919~1950,革命烈士)
- 李任予(1903~1932,革命烈士)
- 侯安都(520~563,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