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镇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行政区划
丹灶是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管辖的镇,车牌粤Y,长途区号0757,人口约23.94万,面积1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31个行政村(社区)
丹灶镇概况
- 地名:丹灶镇
- 隶属:南海区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757
- 车牌:粤Y
- 邮编:528000
- 区划代码:440605123000
- 身份证前6位:440605
- 面积:144平方公里
- 人口:23.94万人
- 人口密度:1668人/平方公里
丹灶镇,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南海区西部,西北与三水区西南街道、白坭镇交界,东南与西樵镇、禅城区南庄镇接壤,东与狮山镇毗邻。 辖区总面积143.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丹灶镇常住人口约23万人,其中户籍人11.56万人。
丹灶始建于晋代。1987年,撤区建镇。1992年分出设金沙镇。2004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金沙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丹灶镇至今。 截至2021年10月,丹灶镇辖24个社区、6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桂丹西路88号。2019年9月11日,丹灶镇入选“2018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9月,丹灶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19年,丹灶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7亿元,农业总产值13.5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68亿元,税收总额30.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2亿元。
丹灶镇辖区地名信息
丹灶镇历史沿革
丹灶始建于晋代。
明清时期,属江浦司鼎安都伏隆堡、丹灶堡。
民国前期,称丹灶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称丹灶乡、俊云溪乡,属第七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称同人乡、俊云溪乡,属第一区。
1949年,曾先后属第七区、第四区和第十三区。
1950年,隶属第一区和第四区。
1955年,隶属民乐区和小塘区。
1957年,撤区并乡,名为丹灶乡。
1958年,成立红峰人民公社,旋即改称丹灶公社。
1983年,撤社改区。
1987年,撤区建镇。
丹灶镇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丹灶镇以镇政府驻地丹灶圩而得名,丹灶圩名称相传东晋景初三年(239年)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练丹术家葛洪曾在此炼丹,遗有炼丹灶而得名,且是乡级行政区域,故名。
方言
丹灶镇通行粤语。
丹灶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丹灶镇位于南海区西部,西北与三水区西南街道、白坭镇交界,东南与西樵镇、禅城区南庄镇接壤,东与狮山镇毗邻。 辖区总面积14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丹灶镇属平原地形。
气候
丹灶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丹灶镇经济
综述
2017年,丹灶镇实现社会工业总产值292亿元,增长9.5%;三级税收22.11亿元,同比增长29.4%,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工业用电量12.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8%。
2019年,丹灶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87亿元,农业总产值13.5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68亿元,税收总额30.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2亿元。
工业
2019年,丹灶镇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32家。
丹灶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丹灶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周边与狮山、南庄、西樵、西南、白泥等镇相邻。2005年初南海进行区域调整,原丹灶镇、金沙镇合并组成了新丹灶,总面积达143.48平方公里,下辖金沙办事处、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2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超过16万,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约各占一半。丹灶镇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有成人学校1所、中学3所、小学7所,一等甲级医院2所,是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佛山市文明镇。丹灶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即将建成通车的珠三角二环路、佛山“一环”高速公路分别贯穿镇域南北和紧邻东部并设有出入,“广三”高速公路穿越西北部;区级公路桂丹路、樵丹路、樵金路和密集的镇内道路形成顺畅高效的交通网络,“半小时交通圈”囊括南海、佛山和广州的中心城区和周边的水陆空交通枢;村级道路全面实现硬底化,村内组与组之间的道路畅通。丹灶镇产业特色鲜明,品牌优势凸显。拥有全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两大世界 500强企业也已建园投资项目。华南五金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优化升级提速,“中国用五金之都”和全国首个五金制品产业升级示范区扬名国内外,“华南五金生产品牌”已经打响;横江铁料市场新增四大商贸板块,规模快速扩张,作为华南最大的全国性五金铁料市场的地位不断巩固和拓展;镇域内已实现从成品制造、铁料加工到循环利用,五金产业链日趋完善。丹灶镇不仅宜工、宜商,而且宜商、宜游。我镇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广东省首个湿地公园南海大湿地生态公园和南海四大旅游景点之一的仙湖旅游度假区,形成历史底蕴深厚与现代绿色潮流兼备的旅游业发展新优势。祈福南海半岛和天晟·海琴湾领航房地产业强势扩张。丹灶镇正以优越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迎接八方宾客前来旅游、投资。.
2021年10月,丹灶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丹灶镇榜上有名。
2021年9月,丹灶镇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位列第58。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丹灶镇人口数量为23.94万人,位列南海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丹灶镇榜上有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丹灶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08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丹灶镇第七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南海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座落于南海区丹灶镇苏村,原名“延香老屋”,为清代三间两廊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约81平方米。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至康有为出生时康氏家族已在此居住了五代人,康有为称之……
康有为博物馆
康有为博物馆位于丹灶镇苏村康有为故居西北侧,是为纪念近代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而建的名人馆。向市民展示康有为的生平经历和毕生成就,表彰康有为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说起康有为,不……
银河苏村
银河苏村:康有为出生于此苏村古时称银塘乡,又名西樵里、银河乡,有四千五百多年历史,属西樵山文化,还是变法的前沿,维新的摇篮,戊戌变法运动领袖康有为就是出生于此,颇具传奇色彩,。早在石器时代已……
棋盘村古村落
丹灶南沙棋盘村:南沙陈氏自南宋迁移至南海开村。明代万历年间始,宗族渐旺。南沙棋盘村古村落始于明末清初,清嘉庆年间因族中有人做生意发达(至今有“扫地北”传说),大兴土木,三十间大屋同时动工,每……
仙岗古村
仙岗古村位于南海区西部的丹灶镇,由八百多年建村历史,与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仙湖为邻。古村建筑依岗而建,呈座北向南的半环形状,面积约为三平方公里。村内的古门牌、古建筑和古街巷,皆充满一股“仙风……
南海大湿地公园
金沙乐园(原南海大湿地公园)——中国首个湿地生态公园,是正在申报的广东省首个体验式湿地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地处北江东岸,占地面积达1000多亩。南海大湿地生态公园融合独特的……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丹灶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2021年全国千强镇,丹灶排第68名。
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镇,丹灶排第58名。
2021年度佛山十强镇,丹灶排第6名。
南海区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丹灶以24万人排第6名。
2020年度佛山十强镇,丹灶排第10名。
2020年度广东百强镇榜单,丹灶排第24名。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丹灶排第44名。
2015年度全国百强镇,丹灶排第99名。
丹灶镇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 丹灶名人(周边)
- 康有为 (1868~1927) 南粤先贤
- 方献夫 (1485~1544) 明朝首辅
- 冯成修 (1702~1796)
- 王广龄 (1872~1916)
- 黄飞鸿 (1847~1924)
- 梁储 (1451~1527) 明朝首辅
- 邝露 (1604~1650) 岭南前三大家
- 陈启沅 (1834~1903) 南粤先贤,中国第一家机械缫丝厂创办者
- 冯元 (975~1037) 岭南六先生
- 朱次琦 (1807~1882) 南粤先贤,晚清岭南醇儒
- 邹伯奇 (1819~1869) 南粤先贤,中国第一架照相机发明制造者
- 何梦瑶 (1693~1764) 清代广东名医
- 李嗣 (1426~?)
- 石景宜 (1916~?) 沟通两岸三地的“文化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