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炭山岭镇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炭山岭

炭山岭是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管辖的镇,车牌甘H,长途区号0935,人口约1.29万(截至2018年),面积35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炭山岭镇概况

地名:炭山岭镇
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
行政级别:
区号:0935
车牌:甘H
邮编:733000
区划代码:620623103
身份证前6位:620623
面积:357平方公里
人口:1.29万人
人口密度:36人/平方公里

炭山岭镇,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部,东接石门镇,东南与赛什斯镇相连,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县嘉定镇毗邻,西靠天堂镇,北连打柴沟镇、抓喜秀龙镇。 行政区域面积356.5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炭山岭镇户籍人口为12937人。

炭山岭镇因盛产煤炭而得名,藏语称道索日。 元代时期,炭山岭镇境域属庄浪县。1983年5月,为金沙乡、阿沿沟乡,属莫科区。1985年10月,金沙乡和阿沿沟乡合并为炭山岭镇。 截至2020年6月,三雷镇辖5个社区、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炭山岭村。

2018年,炭山岭镇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炭山岭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炭山岭镇因盛产煤炭而得名,藏语称道索日。

炭山岭镇建置沿革

元代时期,炭山岭镇境域属庄浪县。

明代时期,庄浪县改庄浪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庄浪茶马同知管理。

民国元年(1912年后),由平番县管辖,属甘凉道。

民国三年(1914年),属庄浪茶马理番同知。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永登县古城乡。

1950年5月,属天祝自治区第六乡。

1956年12月,为天祝藏族自治县莫科乡。

1958年12月,为古城公社的金沙大队、阿沿沟牧场。

1968年10月,为红光公社。

1971年8月,为朱岔公社、阿沿沟牧场。

1983年5月,为金沙乡、阿沿沟乡,属莫科区。

1985年10月,金沙乡和阿沿沟乡合并为炭山岭镇。

炭山岭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炭山岭镇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部,东接石门镇,东南与赛什斯镇相连,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互助县嘉定镇毗邻,西靠天堂镇,北连打柴沟镇、抓喜秀龙镇。 行政区域面积35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炭山岭镇地势北高南底。地形为丘陵半山区。主要大山有白坊能、五台岭和大岭等。境内最高峰白坊珑峰,位于镇最北端的马牙雪山顶,海拔4446米;最低点金沙峡口,位于境域南端的大通河北岸,海拔2201米。

气候

炭山岭镇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光照时间少、生长期短、降水量较少等特点。年均气温2.5℃;相对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48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水文

炭山岭镇有阿沿沟河、关朵河,自北向南汇入大通河,河道长约24千米,属黄河水系大通河支流。

自然灾害

炭山岭镇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和山体滑坡等。最为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01年8月19日,炭山岭镇9个村遭受严重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000亩,绝收面积2800亩,大小畜死亡800多头(只)。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28万元。

自然资源

炭山岭镇境内矿藏资源有煤、砂金、铅锌和锰等,尤其煤炭储藏量占优势,达1.1亿吨。其他自然资源中,野生动物有雪豹、雪鸡、蓝马鸡、狼、马鹿、麝、红狐、石羊和旱獭等;野生中药材有秦艽、羌活、冬虫夏草、大黄、柴胡和雪莲等。炭山岭镇有耕地面积0.6万亩,人均0.8亩,全部为山旱地。

炭山岭镇经济

综述

2011年末,炭山岭镇财政总收入2685.5万元。其中补助收入497.5万元,专款收入1666.3万元,惠农资金收入521.7万元。财政支出2366.7万元,其中一般财政支出497亓元,专款支出1348万元,惠农资金支出521.7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717.8元,比上年增长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299元。

2018年,炭山岭镇有工业企业3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末,炭山岭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778万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草原面积30万亩,森林面积117万亩。林木主要有云杉、柏、桦和山杨等。2011年末,生产粮食0.1万吨,其中小麦4000吨。经济作物有油菜籽和夏季高原蔬菜。蔬菜种植面积20000亩,产量20000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0.4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羊饲养量4.1万只,年末存栏3万头;生猪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2万头;家禽年饲养量4.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8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工业

炭山岭镇以煤炭产业为主。2011年末,炭山岭镇工业生产总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工业企业1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940万元,比上年增长5%。

商业

2011年末,炭山岭镇有个体商业网点376处,从业人员46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5300万元。

金融

2011年末,炭山岭镇境内金融机构有炭山岭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类存款余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

炭山岭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炭山岭镇位于天祝县城以南70公里外,是1985年10月撤区并乡后成立的,东边与我县石门镇接壤,北边是马牙雪山与青海省门源县接壤,南边与我县赛什斯镇接壤,西边与我县天堂乡与青海省互助县接壤。石天公路和永天公路贯串全镇。全镇共有9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委会,36个村民小组,3162户,18342人,其中农业人口1620户,7221人,总面积356.5平方公里,看均气温10℃左右,年均降水量300毫米。

  现有设计能力年产70万吨的大型煤矿一座,设计能力为21万吨的煤矿一座,乡镇煤矿和个体私营企业228个,年产原煤120多万吨。镇域内储藏丰富的煤炭及金、铅、锌、锰、铁等贵金属资源,特别是煤炭采掘是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炭山岭镇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县旅游业中独具优先地位。主要的旅游景点有三峡之首的金沙峡自然风光区,马牙雪山天池,小石门脑药水神泉、祝藏沟双狮山及雄伟的引大入秦工程等,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基础设施的投入,旅游业已成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炭山岭镇是全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是"集工矿、商贸、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大型中心小城镇"现已累计投资1600多万元,完成了一批标志性工程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镇区内办公楼、住宅楼已达37幢,小城镇已初具规划。电话、无线寻呼、移动、联通等通讯业一应俱全,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以上。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特色农业稳镇、优势工业富镇、商贸服务业活镇、生态旅游业兴镇、小城镇建设带镇、人才战略强镇"的发展思路,综合开发,分布实施,全面推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镇级财政收入达16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788元,农牧民个人银行存款达1650万元,镇域税收总额达1900万元,是全县总额的50%。已跻身于全省财政实力"百强乡镇"和全市"十强乡镇"行列。.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炭山岭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炭山岭镇地图

导航去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镇
炭山岭名人(周边)
张延清
桑吉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