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镇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行政区划
南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管辖的镇,车牌闽E,长途区号0596,人口约1.31万(截至2019年),面积16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行政村(社区)
南坑镇概况
- 地名:南坑镇
- 隶属:南靖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96
- 车牌:闽E
- 邮编:363000
- 区划代码:350627110
- 身份证前6位:350627
- 面积:167平方公里
- 人口:1.31万人
- 人口密度:78人/平方公里
南坑镇,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地处南靖县西南部,东与龙山镇、山城镇相邻,西、南与平和县相邻,北与船场镇、书洋镇相邻。 行政区域总面积166.7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坑镇有户籍人口13098人。
明代、清代,南坑镇境域属南靖县永丰里南坑总;1993年,南坑乡改南坑镇。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南坑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南坑镇富民路1号。
2019年,南坑镇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8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完成技改投资2.76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29亿元,社会零售额7652万元。
南坑镇历史沿革
明代、清代,属南靖县永丰里南坑总。
民国初年,属于船南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三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高洋乡和船南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书教乡和船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于南坑乡一区和五区。
1952年7月,属第七区。
1955年,属船场区。
1958年9月,成立超英公社。
1959年11月,改为南坑公社。
1984年,改为南坑乡。
1993年,乡改镇。
南坑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南坑镇因境内野生兰花资源十分丰富得名兰坑,后改称南坑。
南坑镇地理环境
南坑镇地处南靖县西南部,距南靖县县城10千米。东与龙山镇、山城镇相邻,西、南与平和县相邻,北与船场镇、书洋镇相邻。 行政区域总面积166.77平方千米。
南坑镇地处九龙江西溪发源地,博平岭山脉的东南部,地势东低西高,境内地貌轮廓复杂,峰谷交错,山河相间,形成了许多向南开口的马蹄形优良小环境。地貌大部分属于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区。境内最高点西边白叶林,海拔1168米,最低点位于东边吊鼓岭石坑口,海拔40米。
南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夏季炎热雨水充沛,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干燥较寒。年平均气温20.5℃;生长期年平均335天,无霜期32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1018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
南坑镇主要支流有象溪支流、亭仔角支流、南高溪支流、村竹溪支流、羊角溪支流等,总长58千米,河网密度42平方千米。九龙江西溪发源于南坑镇高港村内舰山,上游由南至北,在本境内13千米,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河道比降8.5‰,天然落差1639米。
南坑镇主要有台风、霜冻、低温、干旱、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南坑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产有铁、铜、铅、锌、钼金属矿藏。铁矿主要分布在南坑新罗等地;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葛竹、北坑、合溪桥;钼矿属高温热液型,主要分布地南坑白楼,伴生锡金属。非金属矿有钾长石、高岭土等;钾长石属伟晶岩型,分布在南坑等地;高岭土属风化型,主要分布在金竹、高港等地。石料分布于村雅。境内有野生动物182种,包括穿山甲、金钱豹、水獭等。
南坑镇经济
2011年,南坑镇地方财政总收入317万元,与上年持平,人均财政收入226元。
2019年,南坑镇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8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01%,比上年增长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完成技改投资2.76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29亿元,比上年增长4.4%;社会零售额765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17.7%,比上年增长43.1%。
2011年,南坑镇有耕地面积1.5万亩,人均1亩,林地面积16666.7公顷;农业总产值2.3亿元。
南坑镇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有茶叶、麻竹、绿竹、毛竹、兰花、食用菌等经济作物,有咖啡、四季蜜、龙眼、金线莲等特色农产品。2011年,南坑镇生产粮食3111吨;茶叶566.7公顷,年产量2000吨;竹类4800公顷,年产竹20000吨;兰花123.3公顷,1000多万盆,7000多万株;食用菌年产量2450吨。
南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中蜂为主。2011年,南坑镇生猪饲养量10950头,年末存栏6982头;家禽饲养量6.6万羽;中蜂饲养量6万片。生产肉类931吨,其中猪肉799吨;禽蛋54吨;蜂蜜168吨。
截至2011年末,南坑镇累计造林1666.7公顷,其中经济林466.7公顷,森林覆盖率85%。
南坑镇水果主要有香蕉、蜜柚、柑橘、龙眼、荔枝等品种。2011年末,南坑镇水果总面积5535.3公顷,产量26070吨,其中香蕉6100吨,蜜柚14600吨,柑橘4400吨,龙眼620吨,荔枝350吨。
2011年,南坑镇主要有水电、汽车配件加工、金属家具、建材、化工、皮革制品、竹制品加工等工业。
2011年,南坑镇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46%。有规模以上工业11家,职工1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
截至2019年末,南坑镇有工业企业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
2011年末,南坑镇有商业网点36个,职工106人。
2011年,南坑镇进出口总额1000万元,主要出口有食用菌产品。
截至2019年末,南坑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2家。
2011年,南坑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1050万元;年末有1家农村合作信用社金融机构设立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52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800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2%。
2011年,南坑镇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45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2万件,征订报纸6万份、期刊0.3万册,业务收入7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0万元。
南坑镇风景名胜
南坑镇有红色旅游景区大岭中共闽南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九龙江西溪源头、新罗村的翠林楼、葛竹翰林府太史家庙、树海瀑布、南高村的廷云楼和验官石、村中村的“八仙围棋”山、罗山寺和恩爱树、南塘村魁寮的一柱方楼、村雅村的春山保障楼和“月牙楼”、葛竹村的枳实花万亩生态旅游观光茶园、咖啡生态旅游观光园等景区景点。
南坑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南坑镇位于南靖西北部,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境内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是虎伯寮国家自然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兰花之乡”、九龙江西溪发源地、0闽南地委机关旧址所在地,也是福建土楼(南靖)的必经之地。
南坑镇地理位置优越,距厦门机场75公里、漳州市区48公里、漳龙高速25公里、县城8公里、福建土楼(南靖)31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山梅公路穿境而过。全境森林覆盖率85%,原始森林3万亩,竹林5.5万亩,经济生产以农耕经济为主,境内无工业污染。是野生中国墨兰的原产地,全镇种植兰花4000亩,有墨兰、寒兰、建兰、春兰、杂交兰等100多个品种;种植万亩高海拔茶园,年产茶叶200万公斤;蜜柚1万多亩,年产蜜柚1300万公斤。还有巴戟天、金钱草等野生药材及蜂蜜、黑木耳、笋干、香菇等土特产。美丽富饶的九龙江西溪在境内迂回流淌,两岸风景秀美,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一幅优雅的田园山水画,别有“小桥流水 人家”的韵味。
近年来,南坑镇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以“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名镇”为发展理念,扎实有效地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第八届、第九届市级 “文明村镇”,多次受到县委、县0的表彰。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南坑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
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南坑镇大岭村,原为中共闽南地委领导革命斗争的前沿指挥部,共6间旧民房及旧学堂,占地120平米。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
树海革命旧址
树海革命旧址位于南靖县南坑镇白咏村,年代为1945—1949年。简介: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以大岭为中心的树海游击区是闽西南党组织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旧址由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总部、干训班等……
高港曾氏宗祠
高港曾氏宗祠位于南靖县南坑镇高港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由前后两进带两厢等组成。前辟祠埕,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南坑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