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桥乡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八字桥乡行政区划
八字桥是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管辖的乡,车牌闽G,长途区号0598,人口约1.28万(截至2019年),面积7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八字桥乡概况
- 地名:八字桥乡
- 隶属:尤溪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598
- 车牌:闽G
- 邮编:365000
- 区划代码:350426206000
- 身份证前6位:350426
- 面积:79平方公里
- 人口:1.28万人
- 人口密度:162人/平方公里
八字桥乡,隶属于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地处尤溪县西部,东与管前镇接壤,西南与大田县广平镇毗邻,西北与沙县大洛镇、南霞乡交界,距尤溪县城53千米, 区域总面积78.8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八字桥乡户籍人口为12784人。
宋代时,属常平乡进溪里;1984年9月,由八字桥公社改为八字桥乡。 截至2020年6月,八字桥乡辖10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村头村莲花街1号。
截至2019年末,八字桥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八字桥乡历史沿革
宋代时,属常平乡进溪里。
明清时,为一都、二都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属管前管辖。
1979年11月,从管前公社析出9个大队,设立八字桥公社。
1984年9月,由八字桥公社改为八字桥乡。
八字桥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八字桥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处于坑头溪和村头溪汇合处,先民于两溪口各建一座桥,两桥排列为“八”字形而得名。
八字桥乡地理环境
八字桥乡地处尤溪县西部,东与管前镇接壤,西南与大田县广平镇毗邻,西北与沙县大洛镇、南霞乡交界,距尤溪县城53千米, 区域总面积78.85平方千米。
八字桥乡地处玳瑁山脉北段,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峰有玳瑁山、铁钉岩、文笔峰、草岩崎、根竹坪、莲花山等;最高峰玳瑁山位于坑头村与沙县交界处,海拔1263米;最低点位于东北的洪牌村,海拔600米。
八字桥乡多年平均气温16.8℃;最高气温为7月37℃,最低气温1月-2℃;年平均降雨量1650.2毫米;常年无霜期约251天;日照时数年平均1764.6小时。
八字桥乡境内溪流属青印溪发源地;坑头溪发源于玳瑁山南麓,村头溪发源于玳瑁山北麓罗岩的上村。
八字桥乡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矿、萤石矿等。2011年,八字桥乡有耕地8114亩,人均0.7亩,林地6230.8公顷。
八字桥乡经济
2011年,八字桥乡财政总收入336.4万元,比2010年增长1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6.3万元,比2010年增长4.7%;人均财政收入279.5元,比2010年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4728元,比2010年增长12.6%。
截至2019年末,八字桥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2011年,八字桥乡农业总产值达到8588万元,比2010年增加16.0%。八字桥乡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八字桥乡生产粮食3832吨,人均318千克,其中水稻2502吨,甘薯769吨,马铃薯245吨。八字桥乡主要经济作物有金柑等。2011年,八字桥乡金柑种植面积667.2公顷,产量6318吨;蔬菜种植面积876.7公顷,产量24858吨。八字桥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八字桥乡生猪饲养量4400头,年末存栏3229头。
2011年,八字桥乡工业总产值达到5097万元,比2010年增长2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4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0%。
2011年,八字桥乡有农村信用社开设的分行1家。截至2011年末,八字桥乡各类存款余额为0.75亿元,比2010年增长0.3%;各项贷款余额0.45亿元,比2010年增长0.2%。
八字桥乡风景名胜
文笔峰
文笔峰位于八字桥乡东北方向,高949米,因形状酷似一支笔,因此而得名文笔峰。
八字桥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尤溪县辖乡。1959年属管前公社,1979年析置八字桥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4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2万。省道102线过境。辖村头、龙湖、洪牌、洪田、后曲、黄垄、罗岩、坑头、下畲、鲁坑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盛产木材、毛竹、金橘。乡镇企业有竹木加工。.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八字桥乡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八字桥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