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德镇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盖德镇行政区划
盖德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管辖的镇,车牌闽C,长途区号0595,人口约2.17万(截至2019年),面积9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盖德镇概况
- 地名:盖德镇
- 隶属:德化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95
- 车牌:闽C
- 邮编:362000
- 区划代码:350526110
- 身份证前6位:350526
- 面积:92平方公里
- 人口:2.17万人
- 人口密度:235人/平方公里
盖德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处德化县西南部,东与浔中镇、龙浔镇相连,西南与永春县接壤,西北与美湖乡毗邻,北与赤水镇、国宝乡相邻, 行政区域面积92.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盖德镇户籍人口为21731人。
唐代时期,属归德场。1984年9月,盖德公社改为盖德乡。 2012年9月,撤销盖德乡建制,设立盖德镇。 截至2020年6月,盖德镇辖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盖德村盖德街福坪路141号。
2019年,盖德镇有工业企业34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盖德镇历史沿革
唐代时期,属归德场。
宋至明时期,属集贤乡永丰里。
明天顺六年(1462年),永丰里并入归德乡坊隅。
清代时期,在坊里上林社。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区的建制,锦福乡隶属浔中为第一区。
1950年6月1日,废除保甲制度,设乡。
1950年12月,锦福乡属第一区。
1956年8月,原盖德所属的第八区并入浔中区。
1958年4月,撤区,区划调整31个乡;同年10月,撤乡成立8个公社。盖德并入浔中公社。
1961年6月,盖德从浔中中析出,成立盖德公社。
1984年9月,盖德公社改为盖德乡。
2012年9月,撤销盖德乡建制,设立盖德镇。
盖德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昔称尚苑(上碗),是黄氏世居之地,宋、元时期生产陶瓷而声名远播。明代奉旨烧制瓷床贡品不就,遭官府抄家灭族,只剩黄氏一女儿幸免于难。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李仕钦入赘黄家接继黄氏产业时,立下誓言欲盖斯德,即盖德,别名大德,俗称薄德。盖德因而得名。
盖德镇地理环境
盖德镇地处德化县西南部,东与浔中镇、龙浔镇相连,西南与永春县接壤,西北与美湖乡毗邻,北与赤水镇、国宝乡相邻, 行政区域面积92.4平方千米。
盖德镇地处戴云山麓西南段余脉,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变化多样。西南、西北群山环抱,中东部低,中间形成溪谷小盆地平原。雪山最高海拔1384米,坪埔山最低海拔500米。
盖德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寒气候短,夏长不酷暑,秋季温和,冬短少严寒,气候干燥。
盖德镇境内主要河流为梅溪,总长18千米,源于凤山石碑。花桥溪,从金竹坑至格头彭村汇合流入沪溪,系闽江水系。
盖德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地质灾害、雷暴、台风等。
盖德镇自然资源
盖德镇境内已探明矿藏有铁矿、瓷土矿、石英石、铜、稀土矿、辉绿岩、花岗石、沉质砂岩、铅锌矿9种。已开发的有笔架山铁矿,位于凤山村西部,矿区面积0.1312平方千米,年产量6万吨。2011年,九户林瓷土矿储量1500万吨,矿区面积4.0156平方千米,年产量10.6万吨,山坪瓷土矿区面积1.42925平方千米,年产量6万吨。
盖德镇拥有林地面积10万亩,境内有野生动物157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黄腹角雉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松雀鹰、虎纹蛙、凤头鹘隼3种。有野生植物1459种。其中苔藓植物舛种,蕨类植物142种,棵子植物15种,被子植物1208种(双子叶植物127科386属957种、单子叶植物132种),还有珍稀濒危或特有植物14种,属国家1级保护植物的有金毛狗、福建柏、香榧、鹅掌楸、香樟、天竺桂、闽楠、花榈木、红豆树、榉木、伞花木、喜树12种,野生兰科植物33种,福建重点保护植物21种。
2011年,盖德镇有耕地面积16588亩。
盖德镇经济
2011年,盖德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56元。
2019年,盖德镇有工业企业34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盖德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地瓜为主,杂粮为副。生产粮食5880吨,人均274千克,其中水稻3716吨,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淮山、芹山铁观音茶叶等。蔬菜种植面积9508亩,产量9381吨。黑鸡5万羽,铁观音茶叶5.4吨。
盖德镇种植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蘑菇、凤尾菇以及药用的茯苓、竹茹、灵芝等,野生菇类有鸡肉丝菇、麻丝菇、梨菇、杉柴红菇、炭菇等。
盖德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920头,年出栏1822头,羊饲养量265只,年出栏100只,牛饲养量277头,年出栏84头;家禽饲养量13万羽,上市家禽5.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14.4吨,其中猪肉204吨,牛肉8.4吨,羊肉2.0吨;禽蛋56吨。
截至2011年末,盖德镇累计造林28.7万亩,其中防护林1592亩,经济林1225亩,竹林抚育2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70000株,林木覆盖率77.3%,活立木蓄积量379150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1500吨,主要品种有柑橘、德化梨、拷草李、枇杷、柿、酸梅、油柿等。其中梨年产量1000吨。
2011年,盖德镇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45亿元。
2011年底,盖德镇各类存款余额495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45万元。
盖德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盖德镇位于德化县西南部,与永春县毗邻。乡政府所在地——盖德村,海拔550米,距县城6.3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92.11平方公里,有83个自然村,20个党支部,14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民小组,1999年底全乡共有4912户20408人,旅居海外华侨、华裔和港澳台同胞7000多人。
据史载,秦汉时代就有人在盖德一带居住。唐时属归德场,宋明时属集贤乡,清时属在坊里,1948年属锦福乡,建国初属第一区,1952年划属第八区,1956年下半年并入浔中人民公社,1961年从中划出并成立盖德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盖德乡。
境内山青水秀,山峰耸立,寨堡成群,全乡有17个古寨堡,属清代建造为多,至今还保存完好,成为盖德人民峥嵘岁月保卫家乡英勇斗争的见证。盖德乡的金液洞、文峰塔、吾华寺等被列为县、乡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750毫米左右。
历史上人才辈出。唐代有博学经史、著述甚丰的钦赐状元徐梦照,清代有居官举廉、尽心奉职、谢绝私馈而著名的徐高明,民国时期有与飞机空战捐躯的爱国志士肖德清、驰骋抗日沙场屡立战功的爱国将领徐光宇(徐会春)。建国前盖德是德化县地下革命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成为老区乡。
该乡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抓好山地综合开发,主抓林果、毛竹生产,积极发展乡镇企业。1999年,全乡粮食总产量6324吨,农业产值3838万元;工业以开发瓷土矿、纸加工、竹编、铸铁、陶瓷工艺等生产为主,实行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1999工业产值6500万元,从事企业人员1500人;全乡机动车辆149辆,从事运输服务人员200多人;全乡有5000多人长期外出经商务工。1999年乡财政收入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48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2所,95个教学班。教育“两基”顺利通过验收;乡卫生院设施基本完善,3个村建立了甲级卫生所;村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前端;村村安装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同时向公路硬化进展;建有小型水电站16座,并入县电网。.
2021年2月20日,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盖德镇上榜。
2012年12月24日,环境保护部授予盖德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盖德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