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

川石乡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川石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川石

川石是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管辖的乡,车牌闽H,长途区号0599,人口约2.59万(截至2019年),面积26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行政村(社区)

川石乡概况

地名:川石乡
隶属:建瓯市
行政级别:
区号:0599
车牌:闽H
邮编:353000
区划代码:350783202
身份证前6位:350783
面积:267平方公里
人口:2.59万人
人口密度:96人/平方公里

川石乡,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地处建瓯市东部,东、北两面分别与政和县杨源乡、星溪乡、石屯镇、东平镇接壤,西北面和西面分别与建阳市漳墩镇苏源村和建瓯市龙村乡交界,南边同东游镇、水源乡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267.1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川石乡户籍人口为25907人。

宋元祐四年(1089年),设川石里,属建安县。1984年3月,撤社建乡,改为川石乡。 截至2020年6月,川石乡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凤冠社区。

2019年,川石乡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川石乡历史沿革

宋元祐四年(1089年),设川石里,属建安县。

民国二年(1913年)3月,属建瓯县东区永平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川石里改为乡,属建瓯县二区。

1958年,成立英雄公社。

1964年,更名为川石公社。

1984年3月,撤社建乡,改为川石乡。

川石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川石”二字见诸文字始于唐初,千年沿革,其名依旧。

川石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川石乡地处建瓯市东部,东、北两面分别与政和县杨源乡、星溪乡、石屯镇、东平镇接壤,西北面和西面分别与建阳市漳墩镇苏源村和建瓯市龙村乡交界,南边同东游镇、水源乡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267.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川石乡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东西高、南北低,四周为海拔500米—1000米的中低山脉,山峰环绕,南北和东西中心地带则是以松溪、玉溪、墩阳溪为主轴的河谷平原、丘陵与串珠状的山间盆谷,形成以流水侵蚀为主的地貌。境内最高峰位于下宅黄坑山,海拔1244米;最低点是溪口村尾古船埠头处,海拔146.9米。

气候

川石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年平均气温18.9℃,1月平均气温为8℃,7月平均气温为28.7℃;极端最低气温为-9.5℃,极端最高气温为40℃。气候多变,时寒时暖,乍晴乍雨,多低温阴雨,少日照,清明前后,常出现倒春寒、冰雹天气。后坪、后洋、边溪、小岭4个高山区,气温回升要比平原地区推迟10—15天,因此每年春播也相应推迟。无霜期年平均2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30毫米。

水文

川石乡境内河道属松溪水系,闽江及建溪的源头之一。主要河流有松溪、玉溪和墩阳溪。松溪为境内最大河流,其次为玉溪、墩阳溪,呈东西、南北网状水系,发育全面。松溪流向呈北南趋势,玉溪、墩阳溪分别自东向西、自西向东相向而流,先后于溪口村尾100米处、川石村凤冠渡口汇入松溪河。境内河流总长约205千米。

自然灾害

川石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冰雹、旱灾、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自古以来水旱两灾连年不断。最大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52年7月17日—20日,连续大雨,洪水淹没松溪、玉溪沿河村庄20余个,冲毁房舍上千间,淹没稻田千顷,受灾民众数千人,死亡1人;另一次发生在1998年6月12日—22日,连降10天大雨,先后发生水灾3次,为百年罕见大灾,冲毁房屋668栋,毁垮防洪堤30.2千米,塌崩水渠53.4千米,冲毁水坝7座、水库1座,1066.7公顷稻田受淹,253.3公顷果园、经济作物被淹,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受灾群众4900多户、1.9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35万元。

自然资源

川石乡已探明矿产有煤、水晶、磷、金。其中煤分布于瓜林、岭源两村,均为无烟煤。

2011年,川石乡有耕地面积2.9万亩,人均1.1亩。

川石乡经济

综述

2011年,川石乡完成财政总收入480万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9万元,比上年增长9.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05万元,增值税168万元,企业所得税4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86元,比上年增长6.7%。

2019年,川石乡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农业

川石乡粮食作物以种植稻谷为主,兼种大豆、甘薯、大麦、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橘、花生、绿豆等。2011年,农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6%。2011年,粮食产量1.3万吨,人均502千克。蔬菜种植面积1200公顷,产量1.9万吨。累计造林440公顷,其中用材林417.1公顷,经济林13.2公顷,竹林10.3公顷,林木覆盖率84%,活立木蓄积量1.9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470.6公顷,产量3765吨,其中主要品种有柑橘,种植面积281.1公顷,产量2826吨。

川石乡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800头,年末存栏1300头;羊饲养量1390只,年末存栏397只;家禽年饲养量63800羽;畜牧业总产值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6%。鱼塘养殖面积23公顷,总产量478吨;渔业总产值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

工业

2011年,川石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2.9亿元,比上年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28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9%。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川石乡有商业网点228个,职工46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城乡集贸1个,年成交额0.4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川石乡有各类存款余额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电信业

2011年,川石乡电信业务收入30万元。

川石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川石乡地处建瓯东部, 距城区60 公里,东与政和县交界,南与水源乡毗邻,西与东游镇相连,北与龙村乡接壤,属省定老区乡,乡内有10个老区行政村,50个老区自然村,5个老区自然村。土地总面积274.07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6571户,24305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4402人。现有耕地面28870亩,其中水田26012亩、旱地2858亩,林地面积319141亩,其中经济林97634亩,森林覆盖率71.7%。山、水、田的比例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川石乡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为18.9℃,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9.5℃。全年无霜期230天左右,境内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30毫米。

  境内群山环绕,连绵不断,山峰海拔高度500以上的高山有32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有6座,川石水利资源丰富、溪河交错,水网纵横,流量较大的主要河流有溪、玉溪、墩阳溪。其中流经川石境内10公里的松溪为全乡最大的河流。

  川石乡山多地广,资源丰富,盛产杉、松、毛竹,以及樟木、楠木等,中草药种类繁多,有肉桂、薄荷、白菊花、何首乌等40余种。土特产品繁多,较负盛名的有锥栗、笋干、桐油、柑桔、山苍子、荷地、香菇等。近年来川石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农业调整力度,烤烟、锥粟、茶叶、毛竹、食用菌、特色养殖等已成为川石的龙头产业。地下藏有黄金、煤、高岭土、花岗岩等多种矿产资源,特别是花岗岩储量在200万立方米以上。公路交通便捷,距市区仅60公里,省道瓯政公路为其交通干道,与188公里的乡村公路、27座大中小桥梁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通讯设施齐全,全乡10个行政村开通程控电话,建成川石、后山、墩阳三个“中国移动”手机基站和1个“中国联通”手机基站。境内群山起伏,溪河交错,水利资源极其丰富,现有水库32座,总蓄水量881万立方米,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225千瓦。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新区建设日新月异,编制完成了《川石新区集镇总体规划》,铺设完成新区34m宽主干道水泥路面扫尾工程和绿化带、路灯等配套工程,农机大楼、水电大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物相继竣工,新区农贸市场和文化广场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第一期工程建设。.

  2014年6月13日,环境保护部授予川石乡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川石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川石乡地图

导航去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川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