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镇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万安镇行政区划
万安是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管辖的乡,车牌闽F,长途区号0597,人口约1.25万,面积10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6个行政村(社区)
万安镇概况
- 地名:万安镇
- 隶属:武平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597
- 车牌:闽F
- 邮编:364000
- 区划代码:350824109
- 身份证前6位:350824
- 面积:109平方公里
- 人口:1.25万人
- 人口密度:114人/平方公里
万安镇,隶属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位于武平县中南部,平川河上游河谷盆地,县城北部近郊,距县城3.5千米, 面积108.9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2494人(2018年),辖6个行政村(2019年),357国道贯穿全镇。
2018年,万安镇有工业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家。
万安镇历史沿革
元朝至正年间称为刘坊镇,时任县尹魏侃夫率领群众建筑的万安城(又称土堡)尚存部分城墙。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万安镇,属顺平里。
民国初,设万安区,后又与城区合并为第一区。
苏维埃时期,万安属城厢区,万安和五里二乡成立了乡苏维埃政权。
新中国建国后,先后属第一区、城厢区、卫星公社。
1964年4月,改称万安公社。
“文革”期间,又称“跃进公社”。
1984年10月,撤销万安公社,设立万安乡。
2014年,撤万安乡,设万安镇。
万安镇历史文化
经考古调查确认的“南海国”遗址座落在万安镇五里村刘屋背与下镇村老白顶山,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
万安镇地理环境
万安镇位于武平县中南部,平川河上游河谷盆地,县城北部近郊,距县城3.5千米, 面积108.94平方千米。
万安镇森林覆盖率为84.6%,林地14.6万亩,其中有林面积10.2万亩,林木蓄积量达67.2万立方米;耕地面积1.1万亩;境内有三座水库(县城饮用水源捷文水库库容为1252万立方米,最高水面面积为89.9万平方米,最高水位为36.8米;石径岭水库库容为466万立方米,最高水面面积为2.45万平方米,最高水位为44.5米;白莲塘水库库容为398万立方米,最高水面面积为17.6万平方米,最高水位为33.4米)。
万安镇经济
2017年,万安镇农业总产值实现2.8亿元,比增2.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62亿元,比增15%;限上企业销售额完成6.44亿元,比增31.3%;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9亿元,比增21.7%;财政收入完成281.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86元,比增12%。
2018年,万安镇有工业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家。
万安镇风景名胜
“石径云梯”是武平古八景之一,位于五里村,是古代武平进入江西的官道。
万安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万安乡位于武平县境中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拔310米,年均气温21℃,气候宜人,是个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全乡总面积112.3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4.6%,辖6个行政村,2759户,11748人。
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309省道、206省道贯穿全境。境内资源丰富,石料、机砖粘土、瓷土、竹木等资源贮量大,石径岭山泉水厂、华福木业有限公司、五里中药材基地等大中型企业相继落户万安。
境内的白莲塘水库及捷文水库库容大,环境优美;烤烟、瓜果蔬菜、食用菌、瘦肉型猪养殖等四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发展庭院式经济的农户不断增加。
辖区大部分是崇山峻岭,北部高山海拔千米以上,万安溪沿岸地势较平坦。多年年平均气温摄氏18.7度,河谷与高山地带气候相差较大,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517.1毫米。矿藏有煤、铁、硫磺、石灰岩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等。土特产有土纸、纸帘、笋干、茶叶、棕片、桐油、松脂、蜂蜜等。1987年,总人口1327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7人。耕地25464亩,林业用地31万多亩,是主要林业区,盛产松木、杉木、毛竹等。农业总产值612万元(按1980年价),其中林业325万元、种植业198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4个,产值57万元。村委会及以下办工业企业28个,从业118人,产值37.44万元。乡镇企业213个,从业698人,总收入330.41万元(按现价)。其中乡办企业7个,从业147人,收入175.08万元。
-历史沿革
明代包括九龙乡万安里松洋社的好坑、妙地、陈坑;溪口社的陈家山、黄家岐、坂寮、上村;温潭社的珠坂、纹水溪、产坑、黄坑;涂坑社的芹草洋、上界、中界、下界、三层坑、双涧头、赤竹村、石高山;横坑社的积贯、谢屋、浮竹岭、梅村、岭背;西坑社的西坑源、高桥坑、地村;涂潭社有黄屋岭、大高畲、雪竹凹、岭头等村落。清代为溪口社,清雍正九年(1731)在溪口设县丞署。民国初年改称万安社,曾设县佐衙门。
民国21年9~12月,成立万安区苏维埃政府,辖梅村、竹贯、梧宅、鸿家山、横坑、地村(同新)、涂潭、张福岭、小高斜、青草岩、渡头、贝坑等村。
民国22年,为万安区,设贝坑、涂潭、松洋、竹贯、溪口、高桥、新地、梧宅、云岗、民主乡,次年为第八区。民国26年3月,改第四区,设溪口,松岗、竹梧、高新、蒲江乡联保、24保、247甲。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溪口镇,辖溪墩、长家、林坑、扁寮、西坑、松洋、好坑、浮竹、梧背、梧寮、三高保;还包括蒲江乡辖涂潭、磜南、背坑、张福、车官、背畲保及梧新乡辖环皮、竹贯、陈中、梅鸿、梧宅、高桥、上珠、上坑、香岭、大地保。民国33年,划溪口镇8保和梧新乡10保。
1949年11月,为万安区,辖溪口、两梧、松坑、涂福、高新、车背、竹梧村。1955年高新乡分设同新、高厦二乡(次年合并),增设高城乡。1957年,设溪口、梅村、松洋乡,次年分别设立人民公社,1959年,三公社并称万安公社。1961年6月,分设溪口公社,辖石家坪、赤高、石城、下畲、浮溪、涂潭、张陈、红光、长星、高坑、下坪坑、新民、红旗、高辉、下林坑、陈洋、上林坟17生产大队、46生产小队;松洋公社辖四村、松洋、四进、好坑、浮竹、五村、西坑7大队、24小队;梅村公社设青草岩、小高畲、大高畲、梅村、环坑、竹贯、华蒙、磜头坑、上珠、上坑、蔡家山、渡头、鸿家山、梧宅、贝坑、南坪、地村、同爱、新村、下坑、营步营21大队、48小队。1965年三公社合并,称万安公社。1984年7月改设万安乡。1987年辖20村、105村民小组。
2014年9月30日,环境保护部授予万安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万安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