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乡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三溪乡行政区划
三溪是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管辖的乡,车牌闽A,长途区号0591,人口约9,766(截至2019年),面积4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行政村(社区)
三溪乡概况
- 地名:三溪乡
- 隶属:闽清县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591
- 车牌:闽A
- 邮编:350000
- 区划代码:350124204
- 身份证前6位:350124
- 面积:49平方公里
- 人口:9,766人
- 人口密度:199人/平方公里
三溪乡,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地处闽清县东南部,东与闽侯县鸿尾乡接壤,南与永泰县红星乡毗邻,西南接塔庄镇,西连坂东镇,北邻云龙乡。 行政区域面积49.0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三溪乡户籍人口9766人。
1950年,属第五区。1958年,设三溪乡;同年9月,合坂东乡成立坂东公社。后几经反复分合。1979年10月,设立三溪公社。1984年7月,改乡。 截至2021年10月,三溪乡下辖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三溪村。
2011年,三溪乡财政总收入297万元,比上年增长5%,完成营业税3.6万元。 2019年末,三溪乡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三溪乡历史沿革
宋代,属奉政乡孝顺里。
元代,属四都。明属寿宁乡孝顺里。
清代,四都归旌良乡。
民国初年,属闽清县第二区第二保卫团。
民国九年(1940年)六月,设文墘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隶属玉文镇。
1950年,属第五区。
1958年,设三溪乡;同年9月,合坂东乡成立坂东公社。后几经反复分合。
1979年10月,设立三溪公社。
1984年7月,改乡。
三溪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三溪乡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下院、土栏、磨坊三条溪汇聚形成的三溪村得名。
三溪乡地理环境
三溪乡地处闽清县东南部,东与闽侯县鸿尾乡接壤,南与永泰县红星乡毗邻,西南接塔庄镇,西连坂东镇,北邻云龙乡。 行政区域面积49.04平方千米。
三溪乡
三溪乡境内大部为高山丘陵,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宝溪、洋坊、上洋、山墩等高山村落海拔在500—550米,最高点白岩山,海拔1237.7米;最低点三溪村、前光村,海拔115米。
三溪乡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多梅雨,但雨量小,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多风,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6.5—21℃,1月份平均气温17℃,极端最低气温-2℃,7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40℃。年平均日照数187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92毫米。
三溪乡境内属闽江水系,梅溪支流,由东向西,入坂东镇,境内河道3.5千米。
三溪乡主要自然灾害有雷击、旱涝、风灾、低温、霜冻、冰雹、地质滑坡等。1972年6月4—5日,因暴雨造成境内宝溪村乌山山谭垮坝,冲毁农田56亩,民房1座,死亡20人。
三溪乡经济
2011年,三溪乡财政总收入297万元,比上年增长5%,完成营业税3.6万元。
2019年末,三溪乡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2011年,三溪乡农业总产值1.17亿元。耕地面积1.2万亩,人均1.2亩,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2297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茶等,种植面积619.2公顷,产量12905吨,主要品种有芋头、芦笋、油茶,其中芋头75吨,山茶油5吨。金银花种植面积233.3公顷,年产值380万元。
三溪乡畜牧业主要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665头,存栏4387头;羊饲养量713只,年末存栏491只;牛饲养量240头;家禽年饲养量27355羽。
三溪乡有境内林地面积3407.8公顷,有林地4345.3公顷,森林覆盖率44%。
三溪乡工业以箱包制造、箱包配件加工、电瓷制造、电瓷装配等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202万元,拥有工业企业17家,职工223人,实现工业产值1115万元,比上年增长7.8%。
2011年末,三溪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06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各项贷款余额289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8%。
三溪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闽清县辖乡。1958年建三溪乡,1961年改公社,1964年并入坂东公社,1980年置三溪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三溪、前光、佳垄里、溪柄、新丰、鼓舞、宝溪、山墩、前坪、洋坊、上洋、溪源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红薯、花生、烟叶。其中烟叶产量为全县之冠。特产油茶,盛产香菇。有宋代名人朱嘉留有“八闽岳祖”摩岩题刻的白岩山风景区。.
2014年9月30日,环境保护部授予三溪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三溪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