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重庆市>涪陵区

白涛街道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白涛

白涛是重庆市涪陵区管辖的街道,车牌渝G,长途区号023,人口约6.50万,面积12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8个社区(行政村)

白涛街道概况

地名:白涛街道
隶属:涪陵区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23
车牌:渝G
邮编:408000
区划代码:500102013
身份证前6位:500102
面积:122平方公里
人口:6.50万人
人口密度:534人/平方公里

白涛街道,隶属于重庆市涪陵区,地处涪陵区东南部,东与焦石镇、大木乡接壤,东南与武陵山乡、武隆区鸭江镇相邻,西北与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毗邻。

春秋战国时,白涛街道境域为巴国属地;2008年5月,由白涛镇、山窝乡合并设立白涛街道。 2020年,白涛街道总人口6.5万人。 截至2020年6月,白涛街道下辖5个社区、13个行政村, 街道办事处驻白涛新街兴政路71号。

白涛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工业以化工、原煤、建筑材料为主。 2019年,白涛街道实现生产总值19.5亿元。

白涛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白涛街道因街道所在地北面乌江中白鹤滩上,曾有白浪滔滔之江景,故此得名。

白涛街道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属地。

秦汉至南北朝时,为巴郡枳县地。

唐时,为涪州涪陵县地。

清代,为涪州长滩里地;清末,属涪州第二区,置有白涛镇,为涪州九镇之一。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涪陵县第七区,设有白涛镇。

1950年初,属涪陵县第一区地,仍置有白涛镇。

1953年7月,析镇所辖农村部分设白涛乡。

1958年10月,镇乡合并设立白涛公社。

1983年11月,白涛公社复置为白涛镇。

2008年5月,白涛镇、山窝乡合并设立白涛街道。

白涛街道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涛街道地处涪陵区东南部,东与焦石镇、大木乡接壤,东南与武陵山乡、武隆区鸭江镇相邻,西北与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2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涛街道地处乌江下游河谷丘陵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分为河谷、丘陵、低山、中山、喀斯特溶蚀槽谷、山原平坝等类型,地质构造复杂,河谷深切,起伏较大;主要山脉有金子山、乌龟背山、大屋基山、龙门山等;境内最高点位于谷花村境的大屋基山顶,海拔1820米;最低点位于乌江边三门子村峡口,海拔175米。

气候

白涛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5℃,无霜期290310天,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1299小时,属低日照区。

水文

白涛街道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主要河道有长江支流乌江,总长11.5千米;二级河有麻溪河、大溪河、后溪河3条,总长39.0千米,河流总长度50.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0.4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2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6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江,由西南向东北转从南至北,流经境内高峰寺、小田溪、柏林、联农、三门子5个村,长11.5千米,流域面积217.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61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麻溪河、大溪河、后溪河等。

自然灾害

白涛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及大风、冰雹、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其中尤以风灾比较突出;风灾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2010年7月16日;常有25—40天不等的高温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及人畜饮水的影响最大。

自然资源

白涛街道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铝土矿、石英砂、石灰石等;其中煤的储量达1562.3万吨以上,已经开发的有白涛煤矿和柏利煤矿,位于柏林村,矿区面积15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327.5万吨,可采量1256.5万吨,年产量18.1万吨;境内野生动物有豹、狼、獐、狐狸、猕猴、野猪、泥猪、貂、野鸡、野鸭、山鹰等;水产资源有野生的乌龟、甲鱼、鲢鱼、胭脂鱼、白甲鲤鱼、黄腊丁等。

白涛街道经济

综述

2011年,白涛街道财政总收入4222.1万元,比2010年增长3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655万元,比2010年增长42.9%;人均财政收入506.3元,比2010年增长2.9%。2011年,白涛街道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814元,比2010年增长24.4%。

2019年,白涛街道实现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9.5%;农业总产值3.9亿元,增长5%;工业产值20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3087万元,增长1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农业

2011年,白涛街道有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1.1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1万亩,林地面积2.4万亩。2011年,白涛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8%,农业增加值1.5亿元。白涛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白涛街道生产粮食2.6万吨,人均534.1千克,其中水稻7001.5吨,玉米5467.2吨,小麦977.2吨。白涛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马铃薯、蔬菜、油菜、豆类等。2011年,白涛街道烤烟种植面积600亩,产量61.5吨;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2500吨;油菜、豆类1200亩,产量180.5吨。白涛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白涛街道生猪饲养量4.7万头,年末存栏1.7万头;牛饲养量0.3万只,年末牛存栏0.2万只;羊饲养量1.8万只,年末羊存栏0.7万只;家禽饲养量31.5万羽,上市家禽15.8万羽。2011年,白涛街道生产肉类3103.1吨,其中猪肉2665.6吨,牛肉172.3吨,羊肉265.2吨,畜牧业总产值8000万元。2011年,白涛街道水果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5862.2吨,主要品种有柚子、柑橘、梨子,其中柚子3772.2吨,柑橘430.6吨,梨子50吨。

工业

白涛街道工业以化工、原煤、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白涛街道工业总产值14.4亿元,比2010年增长35.9%,工业增加值8.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6%;有企业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市级重点企业4家、区级龙头企业4家。

商贸

2011年末,白涛街道有商业网点1893个,职工5600人。2011年,白涛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0亿元,比2010年增长26.0%;集贸市场4个,年交易额2.2亿元,比2010年增长20.5%。

金融

2011年,白涛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4亿元,比2010年增长13.5%;年末有6家银行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2011年末,白涛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5.0亿元,比2010年增长28.0%;各项贷款余额5128万元,比2010年减少25.8%。

白涛街道风景名胜

白涛街道有816核军工洞体、小田溪巴王陵遗址、乌江画廊、大溪河景区 和大千洞景点。

白涛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白涛镇位于涪陵区东南部,距涪陵城20公里,是涪陵区的南大门,同时也是主城和渝东地区前往仙女山、芙蓉洞、石夹沟、武陵山森林公园等著名风景区的重要通道。乌江黄金水道、国道319线、渝怀铁路纵贯全镇,白焦路、白龙路、白天路、白梓路使我镇与周边乡镇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镇幅员面积121.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1638人,其中农业人口11968人。海拔高度在160米—1127米之间,为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现有各类企事业单位75家,国有大型企业—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和正在实施的重庆天原厂搬迁工程座落在集镇腹地。镇内水陆交通便利、广电通信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商贸流通繁荣,历来是涪陵东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千里乌江第一镇”的美称。2005年全镇镇属经济总量实现2.05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42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882.1万元(本级财政收入368.2万元),粮食总产量85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895元。该镇先后被重庆市列为重点建设的45个中心镇和103个经济强镇创建镇之一,同时被列为涪陵区重点建设的4个中心镇之一。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为重点企业服务为重点,着力培育化工、旅游、物流、建筑和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把白涛建设成为涪陵新兴化学工业城、重庆市旅游名镇、乌江流域最大的山区特色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形成工业经济发达、商贸流通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社会功能完善、人民生活富裕的新兴小城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白涛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白涛街道地图

导航去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