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坝乡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行政区划
胥坝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管辖的乡,车牌皖G,长途区号0562,人口约3.49万(截至2019年),面积8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7个行政村(社区)
胥坝乡概况
- 地名:胥坝乡
- 隶属:义安区
- 行政级别:乡
- 区号:0562
- 车牌:皖G
- 邮编:244000
- 区划代码:340706203000
- 身份证前6位:340706
- 面积:86平方公里
- 人口:3.49万人
- 人口密度:406人/平方公里
胥坝乡,隶属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地处铜陵市北部,东与西联乡、南与五松镇、.西与老洲乡隔江相望,北与无为县一衣带水。 行政区域总面积8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胥坝乡户籍人口34924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安平乡、紫胥乡。2004年5月,胥坝乡、安平乡整建制合并成立新的胥坝乡。 截至2020年6月,胥坝乡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旭光村。
2018年,胥坝乡社会总产值达6.8亿,同比增长5%。其中农业生产值2.2亿,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0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9万元。完成乡财政收入515万元。完成招商引资6.08亿元。 2019年,胥坝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胥坝乡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安平乡、紫胥乡。
1949年8月,前属沙洲区的安平乡、文沙乡、紫胥乡。
1950年4月,沙洲区改名文沙区。
1952年10月,改名胥坝区。
1957年2月,撤胥坝区成立胥坝乡、安平乡。
1958年9月,因撤县并市划人铜官山区。
1959年4月,因恢复县建制和公社体制之建立,成立胥坝公社。
1959年12月,胥坝公社并入钟仓公社。
1961年3月,从钟仓公社析出。
1961年11月,安平公社从胥坝公社析出。
1983年4月,撤销公社建制改设胥坝乡、安平乡。
2004年5月,胥坝乡、安平乡整建制合并成立新的胥坝乡。
胥坝乡地理环境
胥坝乡地处铜陵市北部,东与西联乡、南与五松镇、.西与老洲乡隔江相望,北与无为县一衣带水。 行政区域总面积86平方千米。
胥坝乡地处南夹江左岸,属长江中下游冲击沙洲平原。
胥坝乡陆地区域为长江环绕,属典型的江心洲。境内河道密布,水系丰富,河道总长约75千米。
胥坝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洪灾、台风、低温、霜冻、雷击等。
胥坝乡经济
2018年,胥坝乡社会总产值达6.8亿,同比增长5%。其中农业生产值2.2亿,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90元,同比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9万元。完成乡财政收入515万元。完成招商引资6.08亿元。
2019年,胥坝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1个。
2011年,胥坝乡农业总产值1.7亿元。农业耕地面积3.9万亩。重点围绕网箱养殖、小拱棚西瓜、小籽花生、苗木花卉、高产优质棉油项目等五大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2011年,胥坝乡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
2011年末,胥坝乡商业网点200个,城乡集贸市场2个。
胥坝乡风景名胜
胥坝乡著名的景点有铁锚洲、新洲外滩等。
胥坝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胥坝乡位于安徽省铜陵县城北17公里处,由原安平、胥坝两乡整建制撤并而成,四面环江,是全省最大的的江心洲。有“中国第四大岛”美誉。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本县西联乡、五松镇、老洲乡隔江相望,北与无为县隔江相对。全乡总面积86平方公里,主要由安平圩、文沙圩、子胥圩和铁锚洲四部分组成,可耕地面积3.9万多亩,可养水面1.21万亩,林地2万余亩。主要种植棉花、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是全县重要的棉花、油菜生产基地。乡辖1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户数1.022万户,总人口3.6万人。
-
农业渔业
农业结构调整:按“ 新洲村优质棉花特色+规模”的发展思路,全乡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已扩大到100余亩;小拱棚西瓜种植面积已扩大至5000亩;意杨林面积已增至2万余亩;优质高产棉在全乡得到全面推广;网箱特种水产养殖快速发展,网箱个数已达1000余个,主要集中在群心村和新洲村,渔业大户十余家,主要有李大勇螃蟹(已成为铜陵周边地区重要江蟹输出商)、养殖大户有葛为三鲫鱼、河豚等;劳务输出工作扎实有效,劳务输出人数已增至8250人,劳务收入达4125万元,实现劳务输出人数和收入的稳定增长。 水产养殖
-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乡村水泥路全乡共有两所中学:胥坝中学、安平中学,连年向铜陵市一中、三中、县一中输送人才。小学有胥坝中心小学、安平中心小学、天合希望小学、民生小学等十余所,在校学生共计两千余人。此外,建有排灌站6座,排灌机械32台,总功率2155千瓦。乡村公路总长达82.3公里,其中,石子路49.4公里,柏油26.9公里,水泥路6公里;集镇面积已发展至0.5平方公里,集镇主街道、金融大道、政府大道水泥路全面建成;自来水厂7座,全乡居民均能饮用自来水。目前,新洲至胥坝渡口路段已经完成招标,预计年底开工维修。
-
沿革
胥坝乡境域在民国29年(1940年)属安平乡、紫胥乡。1949年8月前属沙洲区之安平乡、文沙乡、紫胥乡。1950年4月改沙洲区为文沙区。1952年10月改名胥坝区。1957年2月撤胥坝区成立胥坝乡、安平乡。1958年9月因撤县并市划入铜官山区。1959年4月因恢复县建制和人民公社体制之建立,成立胥坝人民公社。1959年12月,胥坝公社并入钟仓公社,1961年3月复从钟仓公社析出。1961年11月安平人民公社从胥坝人民公社析出。1983年4月撤销公社建制改设胥坝乡、安平乡。2004年5月胥坝乡、安平乡整建制合并,成立新的胥坝乡。
-
经济情况
2007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1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25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棉花总产皮棉3162吨,油料总产5280吨,粮食总产625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492元,比上年增长20.8%。完成招商引资4400万元,其中,特力电缆2800万元,铜陵阳光合成材料公司1600万元。
-
胥坝风景
胥坝面积不大,但地处长江中间,风景格外优美。其中著名的景点有现代版世外桃源——铁锚洲。内陆的海岸线——新洲外滩等。每年吸引全市很多游客来这里踏青 、垂钓、郊游。
2020年4月,胥坝乡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胥坝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胥坝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