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镇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行政区划
五城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管辖的镇,车牌皖J,长途区号0559,人口约2.34万(截至2019年),面积18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五城镇概况
- 地名:五城镇
- 隶属:休宁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59
- 车牌:皖J
- 邮编:242700
- 区划代码:341022103
- 身份证前6位:341022
- 面积:182平方公里
- 人口:2.34万人
- 人口密度:128人/平方公里
五城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地处休宁县中南部,东与东临溪镇接壤,南与山斗乡为邻,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交界,西连陈霞乡,北接海阳镇和商山镇, 行政区域面积182.0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五城镇户籍人口为23362人。
明清时期,归千秋南乡二十九都,另外小贺、长干为由山东乡二十三都,星洲、西岸为由山西乡二十四都;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五城镇、山斗乡、月潭乡合并成五城镇;1994年1月,山斗乡划出;2004年11月,乡镇区划调整时,西田乡并入。 截至2020年6月,五城镇辖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古林村。
2019年,五城镇有工业企业33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五城镇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归千秋南乡二十九都,另外小贺、长干为由山东乡二十三都,星洲、西岸为由山西乡二十四都。
民国时期,五城镇大部分属第三区。
1950年4月,撤乡镇设区,五城属第二区,区驻地五城村。
1953年1月,易名五城区,五城镇属五城区。
1958年10月,五城区改为东风公社。
1961年5月,恢复区,辖五城等11个公社。
1983年5月,恢复乡镇制,五城为乡。
1984年12月,五城乡改为区辖镇。
1992年3月,撤区并乡,由五城镇、山斗乡、月潭乡合并成五城镇。
1994年1月,山斗乡划出。
2004年11月,乡镇区划调整时,西田乡并入。
五城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五城镇因古时有五座门楼气势宏大,酷似五座城门而得名。
五城镇地理环境
五城镇地处休宁县中南部,东与东临溪镇接壤,南与山斗乡为邻,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交界,西连陈霞乡,北接海阳镇和商山镇, 行政区域面积182.04平方千米。
五城镇地势西、南部高,北部较低。地形大部分为中、低山,唯率水和颜公溪流域有少量低丘和河谷平原。境内最高峰五龙山,海拔1468米;最低点官滩舟,海拔138米。
五城镇境内河道属率水河流域。率水自月潭村西入境,由西向东经龙湾、双龙折向东北,于官滩离境。主要支流有颜公溪、阳台河、岩溪河。
五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滑坡、洪灾、风灾、低温霜冻等,1996年6月30日特大暴雨引发洪灾,全镇受灾户达720户、人口4280人,造成经济损失1940多万元。2001年6月26日特大洪灾,全镇865户进水受灾,受灾人口4082人,经济损失1780万元。
五城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金矿,砂金矿分布于月潭村莲花山及月潭至龙湾一带率水河床,岩金矿分布于五城村捉马白石坑一带,多金属矿分布于小贺村孔田湾以南15千米处。
2011年,五城镇有耕地面积15600亩。
五城镇经济
2011年,五城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084万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46.4万元,比上年增长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16.3万元,增值税229.6万元,企业所得税13.3万元。
2019年,五城镇有工业企业33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个。
五城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673吨。2011年,油料作物产量475吨;茶叶产量493吨;蔬菜种植面积6645亩,高效无公害蔬菜基地150亩,产量3858吨。
五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7000头,年末存栏16200头;羊饲养量2200只;家禽饲养量42500羽。
截至2011年末,五城镇有林地面积21.1万亩,其中竹林5.1万田。
2011年末,五城镇有商业网点140个,职工3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贸易市场1个,年成交额1.8亿元。
2011年末,五城镇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4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各项贷款余额20488万元,比上年增长42%。
五城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五城镇位于黄山市府—屯溪的南部,隶属休宁县管辖。是皖浙赣三省交汇处的重要集镇,是黄山市通往江西婺源的要塞之地。五城集镇是五城地区(原一区一镇七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也是皖南山区农贸特产的集散地,人气足,商铺旺,市场繁荣,经济活跃,境内外商贾游客络绎不绝。“五城豆干”和“五城米酒”是历史文化遗留下的五城特产。“一镇三状元”、“一桥两石坊”折射出五城有着悠久历史,有宋代罗愿所著《新安志》中记载“五城村,古之大镇也”为证。
目前,全镇拥有国土面积169.3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镇直机关单位20余家,2005年末总人口达到2.5万人(其中集镇农业人口达3000余人,镇区常住人口 达6000余人),财政收入2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5元。
五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乡镇,林地面积1334.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6.3%,其中毛竹5万亩,为全省四大毛竹之乡之一,素有“江南第一竹乡”的美称。率水穿境而过,境内一年四季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滋润着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杰”。生态王国“五龙山”主峰高1668.5米,山上丛林密布,珍惜树种20余种;植物1300多种;保护类野生动物几十种,是一休闲、旅游、度假亟 待开发的处女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五城镇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加大集镇的文明创建力度和集镇建设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社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被市委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同时被安徽省列入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月潭、双龙两村被列入休宁县乡村旅游福地示范村,且五城镇又与江苏省千灯镇缔结为友好乡镇。.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五城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蔚林桥
蔚林桥位于休宁县五城镇古林村,时代为明-清。蔚林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光明、朱锡杰等宅
朱光明、朱锡杰等宅位于休宁县五城镇,时代为明清。朱光明、朱锡杰等宅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五城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