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耿城镇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耿城

耿城是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管辖的镇,车牌皖J,长途区号0559,人口约7,833,面积12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5个行政村(社区)

耿城镇概况

地名:耿城镇
隶属:黄山区
行政级别:
区号:0559
车牌:皖J
邮编:242700
区划代码:341003106
身份证前6位:341003
面积:122平方公里
人口:7,833人
人口密度:64人/平方公里

耿城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位于黄山北麓,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24′,东经118°15′。南依黄山(界至平天矼),北连甘棠镇,东与三口镇接壤,西和焦村镇交接。 2010年,耿城镇总面积122.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33人(2017)。 镇政府驻地金桥村。

境内主要景点有芙蓉谷、虎林园等。

耿城镇建制沿革

耿城镇古为太平县望仙乡,自唐宋元历明清相沿至民国初年而不变。

民国十七年(1928),太平县撤乡设5个自治区,望仙乡被废。

民国二十八年(1939),区下设乡,原望仙乡改称南望乡,乡公所设饶村。

1949年4月28日,太平县人民政府成立。5月,设南望乡,乡政府设饶村。

1952年8月,撤销南望乡,属甘棠区。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沟村乡、新辅乡、耿城乡合并取名耿城乡。乡人民政府设在沟村。

1958年10月,耿城乡撤销,归入甘棠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恢复乡村建制,耿城人民公社改称耿城乡。

2000年,撤乡建镇,改为耿城镇。

耿城镇经济发展

综述

2012年,耿城镇完成财政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3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亿元,占任务101.1%;招商引资完成14.2亿元,占任务109.3%;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1元,增长15%。

2013年,全镇累计完成税收5741.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6亿元,占任务的100.6%;招商引资完成16.96亿元,占任务109%;工业总产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100元,增长11.41%。

2014年,全镇累计完成税收收入7007.1万元,较上年增长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占任务的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40元,同比增长10.2%。

第一产业

2004年起,耿城镇实施万亩名优茶基地建设。2007年底,已建成茶叶基地7000多亩,名优茶无性繁殖基地160余亩,扦插茶苗2200余万株;完成退耕还林还竹17000多亩,建成万亩竹海,新建经果林基地1000余亩。

200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5562万元、财政收入750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增长5.26%和50%。

2014年,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00余亩,城澜千亩香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400亩,芍香中草药基地完成土地平整,饶村千亩玫瑰花基地开工建设。

第二产业

2005年9月,耿城镇开工建设金桥生态科技工业园区,至2008年12月园区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2.85亿元、工业增加值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和26%。

2014年,汽车、建材等相关项目建成投产。

第三产业

2013年,耿城镇旅游业共接待游客143.79万人次、增长11.3%,旅游总收入5.1亿元、增长2.4%,农家乐接待63.93万人次。全年旅游实现零投诉和零事故。

2014年,全镇共接待游客15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耿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园列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辅村村跻身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行列。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两家农家乐通过省四星农家乐验收。

耿城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耿城镇地处黄山北麓,南依黄山(界至平天缸),北连甘棠镇,东与三口镇接壤,西和焦村镇交接。镇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24′,东经118°15′。耿城镇总面积122.31平方千米。

气候

耿城镇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处在黄山北麓,故受黄山小气候影响明显。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868.8mm,全年无霜期210天。

地质地貌

耿城镇南部有黄山岩体,分为黄山花岗岩和狮子林花岗岩两大部分,以花岗岩面积为大。太平岩体至芙蓉岭与黄山岩体交界,芙蓉岭下为太平岩体,表现特征为岗峦起伏、盆地相间。

耿城镇群山起伏,南高北低,大部分为丘陵地貌。镇南部黄山风景区峰林地貌,自南而北可分为陡悬式中山和北部低山丘陵(嵌布山间盆地)两个类型。南部中山区坡度多在60~74度之间,形成众多的山间沟谷,有U形谷、V形谷及谷中谷。山谷中冰川漂砾及冰渍产物多处遗存。北部的丘陵岗地海拔多在250米以下。山顶多呈浑圆形,坡度平缓。山间盆谷以辅村盆谷为最大,约19平方公里。

水文

耿城镇内水系发达,河流源出黄山,向北流经太平湖,至青弋江,注入长江。沟村水、城澜水、饶村水四大水系贯穿全境,沟村水、城澜水在金桥汇入浦溪河,饶村水在十字畈流入浦溪河。

耿城镇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9年,耿城镇内有土地10409亩,水面415亩,森林面积49998亩。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和黄蜡石、珍珠石。花岗岩分布在沟村、辅村、城澜和金桥四村;黄蜡石、珍珠石是观赏之巧石,主要分布在城澜村、沟村村。

生态资源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茶叶、毛竹、杉木、竹笋等在黄山区占有重要位置。 珍稀保护类动物有短尾猴、黑麂、 苏门羚俗、灵猫、梅花鹿、金钱豹等。

耿城镇主要景点

芙蓉谷

芙蓉谷景区是黄山的主要景点之一,距黄山区城区仅8公里。 黄山芙蓉谷景区全长6公里,因其水源出自黄山芙蓉峰,并环绕芙蓉岭而得名,又名“春之谷” 。景区内有飞龙瀑、金珠源神秘大峡谷等景观景点。

虎林园

虎林园景区于2010年4月开园,距黄山北大门仅五公里,合铜黄高速甘棠站下高速十分钟车程即可到达,占地约500亩。

耿城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耿城镇地处黄山区南部,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的北大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山一湖”(黄山——太平湖——九华山)旅游黄金线的咽喉要冲,合铜黄、徽杭、沿江、芜马宁等高速公路将集镇与-沪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紧密连接起来,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逾万人,下辖6个村,1个生态科技工业园区。集镇境内山青水秀、环境宜人、生态极佳,森林覆盖率高达87%,空气、水体质量常年达国家ⅰ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几年来,耿城镇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富民强镇”为鲜明主题,始终坚持“实干立镇、发展第一”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镇、旅游兴镇、工业强镇”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建设,镇域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财政收入由1999年242万元到2005年达到2778万元,耿城镇已由上个世纪末的贫困乡一跃成为黄山区的一类乡镇。

  镇党委、镇政府准确把握镇情,提出了“基础设施再加大,构筑集镇大框架,投资环境再改善,实现“三最”目标,再造秀美山川”的集镇建设战略,强力实施了一批关系全镇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建设项目,布局合理、便捷通畅的集镇道路骨架已经形成,浦溪河集镇段得到了全面治理,兴建了4座集防洪、灌溉、景观、生态等功能为一体的水力自控翻板闸坝,建设了集镇供水、排水、排污等管网系统,集镇主干道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小灵通通讯网络及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境,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健全,一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服务功能基本齐全、生态人居环境绝佳的新型文明集镇正在形成。2005年被列为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东向发展改革试点镇, 同时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一五”期间耿城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以充沛的实力实现率先崛起,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镇情提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把“工业强镇”作为镇域经济强有力的支撑,坚持以工业为主体,生态、旅游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格局,强力打造可持续能力发展最强镇。继续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浦溪河综合治理向纵深发展,建设金桥生态科技工业园区和万亩名优茶基地,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升级改造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

  2009年1月23日,耿城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6年1月25日,环境保护部授予耿城镇第四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知还山庄

  知还山庄位于黄山区耿城镇沟村村由当地徽商谭芝屏所建。民国9年动工,民国16年建成。山庄内建有花园、庭院、水池等。主楼外部为西班牙建筑形式,内部参入徽派建筑的元素,坐北朝南长方形两层楼。面阔1……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耿城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耿城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