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

架河镇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架河

架河是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管辖的镇,车牌皖D,长途区号0554,人口约3.08万(截至2019年),面积4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架河镇概况

地名:架河镇
隶属:潘集区
行政级别:
区号:0554
车牌:皖D
邮编:232000
区划代码:340406105000
身份证前6位:340406
面积:43平方公里
人口:3.08万人
人口密度:713人/平方公里

架河镇,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地处潘集区西南部,东与祁集交界,南濒准河与八公山区八公山镇隔河相望,西与芦集镇为邻,北与田集街道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43.1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架河镇辖区户籍人口30778人。

原属凤台县。1984年,改公社为乡。2010年12月,撤乡设镇,更名为架河镇 。截至2020年6月,架河镇下辖11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前家村。

2011年,架河镇财政总收入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7%。 截至2019年末,架河镇有工业企业5个,其中规模以上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架河镇历史沿革

原属凤台县。

1960年,从潘集公社分出至架河公社。

1974年,初从凤台县划入潘集区。

1984年,改公社为乡。

1986年,岗胡、南金两村从架河乡划归风台县城北乡。

1990年,架河乡并入田集乡。

1995年,从田集乡分出。

2010年12月,撤乡设镇,更名为架河镇。

架河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架河镇因境内有架河得名。

架河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架河镇地处潘集区西南部,东与祁集交界,南濒准河与八公山区八公山镇隔河相望,西与芦集镇为邻,北与田集街道接壤,行政区域面积43.1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架河镇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分为准河以北的岗地和准河以南的湾地,境内最高点淮河坝顶,海拔31米;最低点准河,海拔6.5米。

气候

架河镇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受季风气候影响,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冬季多受西北冷高压控制,常有寒潮南下,多晴少雨,干燥、寒冷、偶雪;秋季时有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雨量少,气温低,有时阴雨连绵;夏季多闷热高温,既受温湿气流影响,又受热带高压控制,雨量集中,常伴伏旱;春季则地温上升,冷空气减弱,雨水增多,常遇冷暖高压交错,时晴时雨,气候多变,偶尔会有春寒;多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无霜期21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93.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6.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月最多。

水文

架河镇境内属准河水系;准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由西而东入洪泽湖,境内河道长18.6千米;支渠二道河全长7.4千米;架河位于架河镇境内,南部与风台县交界,为潘集南部重要内河。

自然灾害

架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

自然资源

架河镇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利用量为1163.4万立方米;2011年,架河镇有耕地面积30100亩。

架河镇经济

综述

2011年,架河镇财政总收入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9.7%。

截至2019年末,架河镇有工业企业5个,其中规模以上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农业

2011年,架河镇农业生产总值5710万元;架河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010吨,其中小麦1.3万吨,水稻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

架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5000头,年末存栏4000头;家禽饲养量50万羽。

工业

架河镇形成以发电、机械加工、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5%;2011年,架河镇有工业企业10家,职工218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33%。

商业

截至2011年末,架河镇有商业网点36个,职工10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城乡集贸市场5个,年成交额300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架河镇地税收入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0万元,增值税312万元,企业所得税779万元;2011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997万元,比上年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邮电业

2011年,架河镇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架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架河镇因境内的架河而得名,位于潘集区西南部,东邻祁集,南与淮南市区隔河相望,西与凤台县城北乡交界,北与芦集、田集接壤,辖11个村,46个自然庄,114个村民小组。全乡总面积42.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89.43公顷,人口2.89万人。架河古属楚地州来,1949年1月解放,1959年底建立架河人民公社,隶属凤台县管辖,1972年9月划归淮南市古沟区,1980年更名为潘集区,1984年架河公社改名为架河乡。架河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中国0早期发祥地,1928年就在这里建立了王圩党小组。

  架河镇水源充足,淮河自西向东贯穿全乡,“三洼”(张家洼、马家洼、余家洼)、“两湖”(代家湖 、马家小湖)镶嵌其中,为农林牧渔多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条件,盛产谷类、豆类、花生和水产品,是淮河上的“鱼米乡”。

  架河乡交通便捷,淮阜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有潘集西和田集两个火车站;沿淮有水运码头和航运公司;淮河大堤堤顶路、祁(集)架(河)路、袁庄南路是与外界联系和沟通各村的主要道路,11个村的22条37660米村干道为石碴和砼路,2005年底村村通砼路。

  架河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总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三横一纵”型,“三横”为祁架路、复兴路和架河电灌站东一支干路;“一纵”即袁庄南路。从北向南分为工业区、商贸区和住宅区。乡政府附近公共建筑齐备,建有乡政府办公楼、派出所、计生、财政、企业、税务、供电、电信、信用社、供销社、粮站、卫生院、敬老院和10所中小学。全乡总建筑面积725200.74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63859.5平方米。市政设施完善,新建进站路和复兴路两条路总长560米,人行道宽5米,均为砼结构。道路两侧建有花池,栽植有黄杨、火炬球、棕榈和玉兰树,绿化面积2201.1平方米。花池内侧新修建箱涵式下水道1130米,上面为砼盖板。花池往里均为两层商业和住宅楼。

  架河镇发展后劲足,境内4×60万kw田集电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乡党委和政府领导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依托田集电厂建设,确定了稳农、重工、活商的发展思路,迅速推动和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工农业总产值2263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805万元,全乡人均收入2313元。

  架河镇环境优美,民风谆正,人心思进,秩序稳定,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到架河投资兴业,实现双赢。.

  2020年4月,架河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架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架河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