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柳巷镇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柳巷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柳巷

柳巷是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管辖的镇,车牌皖M,长途区号0550,人口约3.16万(截至2019年),面积6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8个行政村(社区)

柳巷镇概况

地名:柳巷镇
隶属:明光市
行政级别:
区号:0550
车牌:皖M
邮编:239000
区划代码:341182111
身份证前6位:341182
面积:60平方公里
人口:3.16万人
人口密度:526人/平方公里

柳巷镇,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地处明光市北部,东、南与潘村镇接壤,西与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相连,北临淮河,镇人民政府南距明光市59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59.9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柳巷镇户籍人口为31552人。

明代,柳巷镇境域属盱眙县淮陵乡。2007年5月,柳巷乡改镇。 截至2020年6月,柳巷镇辖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柳巷村。

2019年,柳巷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柳巷镇历史沿革

明代,柳巷镇境域属盱眙县淮陵乡。

清代,沿袭明制。

清康熙年间,设大义集、浮山集。

民国时期,属潘村区,设浮山乡、泊岗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潘村区属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9月,划归盱凤嘉联防办事处,境内设桃泊乡,浮山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改盱凤嘉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设柳巷乡、浮山乡、陶桥乡、淮宁乡、义集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北撤,盱凤嘉并入泗南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7月,重建盱凤嘉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盱凤嘉建置取消,并入五河县;同年10月,划归嘉山县。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原柳巷乡、浮山乡合并为柳巷乡。

1994年5月,撤销嘉山县改为明光市。

2007年5月,柳巷乡改镇。

柳巷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柳巷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柳巷村而得名。

柳巷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柳巷镇地处明光市北部,东、南与潘村镇接壤,西与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相连,北临淮河,镇人民政府南距明光市59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59.92平方千米。

水文

柳巷镇淮河经过浮山峡进入柳巷镇,流经浮山、里涧、柳巷、桃溪、丁坝、义集等6个村向东进入潘村镇,全长14千米,其中引河7千米,护岗河北起大沟口经里涧、淮宁流向潘村镇进入女山湖,护岗河在柳巷境内5千米,南侧连接东撇洪渠,北端和东西涧贯通经东西涧电站向淮河排水。

自然灾害

柳巷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干旱、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其中洪涝灾害尤为严重,比较严重的几次发生在1954年、1975年、1991年、2003年、2007年。其中1954年淮河决堤造成2万人流离失所。

自然资源

柳巷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红砂石,地质储量120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50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西部浮山、陶桥一带。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可用量为75万立方米。

2011年,柳巷镇有耕地面积4.2万亩。

柳巷镇经济

综述

2011年,柳巷镇财政总收入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7%。国税收入33.9万元,比上年增长3%;地税收64.4万元,比上年下降41.1%。

2019年,柳巷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个。

农业

2011年,柳巷镇农业以种植小麦、大豆、花生、玉米、水稻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生产粮食2.2万吨,其中小麦1.4万吨,水稻0.3万吨,大豆产量0.4万吨,花生产量66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02万头,年末存栏0.33万头;羊饲养量0.34万只,年末存栏0.13万只;家禽饲养量16万羽。

工业

2011年,柳巷镇工业形成以塑料制品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7%。

商贸

2011年末,柳巷镇有商业网点85个,职工216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64万元;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8943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柳巷镇金融机构有各类存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各项贷款余额3400万元,比上年下降11%。

柳巷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柳巷乡位于明光市北部、淮河南岸,与江苏隔河相望,和五河、泗洪、盱眙三县毗邻。面积5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2000人。

  柳巷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绿树成荫,岸柳成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快捷。境 内有广袤平原盛产优质小麦、大豆,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东西涧水面养殖鱼肥水美。苇编、柳编、长毛兔三大产业大放异彩。淮河特产“淮王鱼”享誉海内外,浮山八大景(仙人洞、钓鱼台、莲花池、仙牛脚、裂马缝、饮马池、风波亭、迎水寺)等令人神往,有待进一步开发。南北朝时期的浮山堰遗址申报省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柳巷乡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都有长足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税收等稳步增长,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雏形。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柳巷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创业。.

  浮山堰遗址

  浮山堰遗址,位于安徽明光市柳巷镇浮山村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

  柳巷东西涧湿地

  柳巷东西涧湿地位于柳巷镇西南5公里,湿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有3000多亩的芦苇荡。2004年,电视剧《江塘集中营》在此拍摄外景。芦苇荡里水渠纵横,水草肥美,是养殖小龙虾、螃蟹得天独厚的好……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柳巷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柳巷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柳巷镇
也叫柳巷的地方
柳巷街道(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