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地名
安徽省池州市行政区划
池州市是安徽省的地级市,车牌皖R,长途区号0566,人口约134.30万,面积8,27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个区/县(县级市),其中县3个、街道11个、镇36个、乡9个、社区95个、自然村4个、村589个。
池州市概况
- 地名:池州市
- 隶属:安徽省
- 行政级别:地级市
- 区号:0566
- 车牌:皖R
- 邮编:247100
- 市政府:贵池区
- 区划代码:341700000000
- 身份证前6位:341700
- 面积:8,272平方公里
- 人口:134.30万人
- 人口密度:162人/平方公里

池州市位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池州市最有名的旅游胜地是九华山,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州,山境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境内群峰竞秀,悬崖断壁,怪石嵯峨,谷幽潭深,流泉飞瀑,秀丽奇巧,有大小山峰数十座,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更有日出、云海、佛光、雾凇、雪霰等蔚为奇观,素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大诗人李白曾来此畅游,睹其秀丽奇异,九十九峰如莲花盛开在蓝天白云之间,即景生情,诗兴大发,赞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并在与友人唱和的诗序中咏道“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九子山易名为九华山。
池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水洞俱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色秀美,同时有着灿烂的佛教文化,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且在寺庙、僧尼的数量上居冠,特别是自唐代以来已有15位大德高僧和比丘尼修成不腐之身,成为海内外佛教史上的奇迹,正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大历山、溶洞群、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和珍贵的贵池傩戏、杏花村等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引人入胜。境内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也正成为森林旅游、生态观光、漂流探险、科学考察的新热点。
池州市行政地图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池州市”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池州排第130名。
安徽省各地市地域面积排行榜,池州以8272平方公里排第10名。
国家园林城市,池州以第十三批(2009年)排第154名。
安徽省各地市人口数量排行榜,池州以134万人排第14名。
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池州排第137名。
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排行榜,池州排第140名。
2019安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池州以全国排名:255(新五线城市)排第16名。
2019年安徽省各市GDP排行榜,池州以832亿元排第15名。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池州排第87名。
- 池州名人
- 李小文(1947~2015,中国科学院院士)
- 郑三俊(1574~,应天书院)
- 周学熙(1866~1947,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之一)
- 黄观(1364~1402,明朝状元)
- 方国华(1904~1984,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姚克佑(1918~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周繇(842~913,唐朝诗人,咸通十哲)
- 陈维稷(1902~1984,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奠基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杜荀鹤(846~904,唐朝诗人)
- 丁黼(1166~1236,南宋名臣)
- 孔贞运(1574~1644,明朝首辅)
- 倪南山(1911~1989,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 江启新(1932~1997,革命烈士)
- 熊筱春(1919~1947,革命烈士)
- 周一良(1913~2001,著名历史学家)
- 许世英(1872~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