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

马集镇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马集

马集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管辖的镇,车牌皖S,长途区号0558,人口约7.02万(截至2019年),面积9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行政村(社区)

马集镇概况

地名:马集镇
隶属:蒙城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58
车牌:皖S
邮编:236000
区划代码:341622108000
身份证前6位:341622
面积:93平方公里
人口:7.02万人
人口密度:756人/平方公里

马集镇,隶属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地处蒙城县西北部,东靠岳坊镇,东南与小辛集乡相接,南、西与利辛县旧城镇、望疃镇相接,北连涡阳县西阳镇,镇人民政府距蒙城县城30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92.8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马集镇户籍人口为70203人。

马集镇境域,原名马糟坊。1992年3月,设蒙城县马集镇。 截至2020年6月,马集镇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马集村。

2019年,马集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3个。

马集镇历史沿革

马集镇境域,原名马糟坊。

清代末期,为追封著名爱国将领马玉昆,正式定名为马家集。

1986年,马集设乡,隶属岳坊区。

1992年3月,设蒙城县马集镇。

马集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马集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名马家集的马集村得名。

马集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集镇地处蒙城县西北部,东靠岳坊镇,东南与小辛集乡相接,南、西与利辛县旧城镇、望疃镇相接,北连涡阳县西阳镇,镇人民政府距蒙城县城30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92.8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马集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全部为平原,地面海拔24—28米。

气候

马集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12天,年均降水量823毫米。

水文

马集镇境内河道属涡河水系,境内柴河、凤凰沟、跃进河向北流入涡河。

自然资源

2011年,马集镇有耕地面积10.1万亩。

马集镇经济

综述

2011年,马集镇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2.2万元,增值税48.2万元,企业所得税10.3万元,个人所得税12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

2019年,马集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3个。

农业

2011年,马集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5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粮食总产量7.4万吨,肉类总产量3918吨;畜牧业总产值5000万元。

工业

2011年,马集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386万元。

商贸

2011年末,马集镇有商业网点82个,工商户2012户,年成交额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

金融业

2011年末,马集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5%;各项贷款余额39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

马集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地处蒙城县西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交界处,居全国养牛金三角中心位置。北靠307省道,南临蒙太路,西连徐阜线和大京九,交通十分便利。马集镇是在今年4月全县区位调整后乡镇之中,由原马集、田桥两镇合并成立的,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77个自然庄、324个村民组、14853户、64869人,镇域面积101平方公里。

  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新的镇党委、政府成立后,把改变全镇落后的交通状况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决心改变马集相对“偏远”的环境。自2006年4月起,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县交通部门的支持,对田桥到马集路段,毁坏严重的1.5公里柏油路重新修建,并对307线到马集的9公里柏油路进行了修补,使进出马集的主要道路恢复了正常的运输功能,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2006年8月起,党委、政府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项目35公里,一期13个村完成配套资金200万元,使“村村通”工程顺利启动,目前,全镇已经建成标准水泥路8公里。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进入2007年,党委、政府把道路交通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待。对此项工作分三步实施:一是首先争取交通局支持,完成田桥到马集9公里柏油路整修工程;二是完成马集镇区内现有的“三纵四横”总计3.7公里的街道整修工程,在此项工程中,镇投入资金不少于50万元。目前,此项目规划已经完成,并在镇十二届人代会上通过;三是修建马集到洼窝总长约6公里柏油路。届时,马集北距307线9公里,南到蒙太公路5.5公里,马集到县城将由原来34公里(马集——田桥——蒙城)缩短为23公里(马集——洼窝——蒙城),大大加强了与县城及周遍乡镇的联系,彻底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初步构建了马集镇处于涡、蒙、利三县交界中心的位置优势。

  被列入蒙城县重点保护文化单位的“忠心祠”、“马公府”,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百年的风蚀尘掩也遮不住其精美豪华,更遮不住其主人风云变幻的一生。在朝鲜的抗日战场上,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京的战场上,在掩护慈禧和光绪皇帝逃亡的路上,直隶总督马玉昆矫健的身影,永远沉浸在了被岁月打磨光华的“忠武祠”中了。

  催人奋进的灿烂前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地方政府关于促进小城镇的若干政策,将马集建成一个布局科学,体系完善,充满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委托了安徽建苑城市规划研究院的专家制定了马集镇镇村发展总体规划。一是科学提高城镇化水平。依靠政策支持,利用市场规律,引导群众热情,出台科学合理的措施,将城镇化水平由现在的7.23%在近期(2010年)提高到27.6%,在远期(2020年)提高到48.1%。二是确立镇区、中心村、基础村三级结构。第一级,以镇区为基础,建立以个远期人口规模为2.3万人的镇区。镇区作为镇党政机关的所在地,统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二级,以13个行政村为基础,建立一个每村远期人口规模为500-1000人的中心村。中心村作为各村村委所在地,居民聚居区发展工业、服务业。第三级,以自然村为基础,建立一个每村远期人口规模为300人左右的基础村,进行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三是确立“一心、两核、三区、四带”的空间网络格局。一心,即中心镇区——马集;两核,即田桥和闫集;三区主要包括东北经、中部、西南经济区;四带即一带指307省道,二带是马集镇区到307省道,三带指田桥到闫集公路,四指闫集到马集镇区公路。

  马集镇是在2001年4月全县区位调整后乡镇之中,由原马集、田桥两镇合并成立的,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77个自然庄、324个村民组、14853户、64869人,镇域面积101平方公里。新的镇党委、政府成立后,把改变全镇落后的交通状况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决心改变马集相对“偏远”的环境。自2006年4月起,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县交通部门的支持,对田桥到马集路段,毁坏严重的1.5公里柏油路重新修建,并对307线到马集的9公里柏油路进行了修补,使进出马集的主要道路恢复了正常的运输功能,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2006年8月起,党委、政府积极争取村村通工程项目35公里,一期13个村完成配套资金200万元,使“村村通”工程顺利启动,目前,全镇已经建成标准水泥路8公里。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进入2007年,党委、政府把道路交通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待。对此项工作分三步实施:一是首先争取交通局支持,完成田桥到马集9公里柏油路整修工程;二是完成马集镇区内现有的“三纵四横”总计3.7公里的街道整修工程,在此项工程中,镇投入资金不少于50万元。目前,此项目规划已经完成,并在镇十二届人代会上通过;三是修建马集到洼窝总长约6公里柏油路。届时,马集北距307线9公里,南到蒙太公路5.5公里,马集到县城将由原来34公里(马集——田桥——蒙城)缩短为23公里(马集——洼窝——蒙城),大大加强了与县城及周遍乡镇的联系,彻底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初步构建了马集镇处于涡、蒙、利三县交界中心的位置优势。

  经济发展

  马集镇党政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奋力进取,乘势而上,使马集的经济布局日趋合理,总量快速增大。农业结构优化,产值连创新高。农业发展走的特色之道,集约化之路,科学种、养殖之路,使马集历来具有经济优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强势。特色产品“牛群巨葱”、“佳丰牌”马铃薯、黑皮冬瓜,被省无公害农产品领认证为“安徽省无公害产口”,销路大大拓展。在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的引导下,镇常年种植“牛群巨葱”100公顷左右,销量1万余吨,常年种植“佳丰牌”马铃薯、200公顷,总产量5000吨;每年种植黑皮冬瓜100公顷,年产量度5000吨,以薛湖、奶庙等村为中心建立的万亩小麦高公关示范基地,使统的小麦种植收益大增。工业发展长方式好,效益增快,一批有市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逐步将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质量取胜,以品牌取胜,工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本镇的主导产业木材加工业,档次上升质量加强的新产品畅销山东、河南等省,劳务输出有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全镇有4万人次到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给马集带来大量资金、技术和项目,为马集镇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运输、饮食、信息等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全镇货运、客运、农田车辆1000余部,建成马集、闫集、田桥牌个特色市场、商贸网点头300余个,繁荣了农业经济,加快了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步伐。

  科教文卫

  全镇现有中学3所,小学21所,幼儿园1所,全镇青少年入学率达到98.98%,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全镇中小学基础设施较好,教学水平在全县乡镇中处于前列。2007年全镇抓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有关有利政策,大力提升全镇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危改力度,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入学率。全镇现有乡镇卫生院2个,能够开展正常的卫生,防疫工作。医院医疗设备配套完善,医疗水平较高。其中卫生院在医院规模、医疗设备、医务水平、医风医德等方面均处于全县乡镇卫生院前列,接诊能力辐射到方圆1.5公里,近15万人受益。

  历史文化

  沧海横流,历史巨变,为马集留下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鹤鸡庵庙会、武忠祠、马公府成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嘉靖年间的《寿州志》的记载开始,在镇南七里的鹤鸡庵庙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都隆重的举行热闹的庙会。过去,在庙会上还演绎了马玉昆结义葛老雅,捻军斗官军的传奇故事。现在国泰民安没有了过去那中惊心动魄的传说,但特有的乡风民俗依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农民、商家、艺人、游客。会上人们比肩接踵,为的就是到文艺大棚看民间绝活,到街市上选购所需的商品,到小摊前品尝清淡的民间小吃,到庵内金霄、玉霄、琼霄这三位“神仙奶奶”像前烧香祈福……

  被列入蒙城县重点保护文化单位的“忠心祠”、“马公府”,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百年的风蚀尘掩也遮不住其精美豪华,更遮不住其主人风云变幻的一生。在朝鲜的抗日战场上,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京的战场上,在掩护慈禧和光绪皇帝逃亡的路上,直隶总督马玉昆矫健的身影,永远沉浸在了被岁月打磨光华的“忠武祠”中了。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马集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马集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马集镇
也叫马集的地方
马集镇(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马集镇(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马集镇(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
马集乡(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马集镇(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
马集镇(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马集村(天津市静海区唐官屯镇)
马集镇(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
马集镇(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