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亢镇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龙亢镇行政区划
龙亢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管辖的镇,车牌皖C,长途区号0552,人口约6.86万(截至2019年),面积10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2个行政村(社区)
龙亢镇概况
- 地名:龙亢镇
- 隶属:怀远县
- 行政级别:镇
- 区号:0552
- 车牌:皖C
- 邮编:233000
- 区划代码:340321102000
- 身份证前6位:340321
- 面积:104平方公里
- 人口:6.86万人
- 人口密度:657人/平方公里
龙亢镇,隶属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地处怀远县西部,东毗河溜镇、淝南乡,南临307省道,西与亳州市蒙城县接壤,西北邻楮集乡,北滨北淝河。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35千米,距蚌埠市60千米。 总面积104.4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龙亢镇户籍人口68609人。
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设龙亢县,属沛郡。2004年,撤乡并镇,将项桥乡纳入龙亢镇。 截至2020年6月,龙亢镇辖2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龙亢集。
2019年,龙亢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7个。
龙亢镇历史沿革
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设龙亢县,属沛郡。
东汉时,属沛国。
西晋时,属谯国淮南郡。
宋室南迁,龙亢县废,隶属县。
元、明、清,属怀远县。
1950年,设龙亢区。
1992年,撤区并乡,全区7个乡合并为3个乡、镇。
2004年,撤乡并镇,将项桥乡纳入龙亢镇。
龙亢镇历史文化
龙亢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龙亢集而得名。
龙亢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曲艺、大鼓、评书、端公腔、唢呐、龙灯、狮子舞和高跷、花鼓灯等。
龙亢镇地理环境
龙亢镇地处怀远县西部,东毗河溜镇、淝南乡,南临307省道,西与亳州市蒙城县接壤,西北邻楮集乡,北滨北淝河。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35千米,距蚌埠市60千米。 总面积104.40平方千米。
龙亢镇地处淮北平原南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形沿河有条形洼地。河间有局部碟形洼地,古称为“湖”。
龙亢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夏季风明显,常年多东风。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5.4℃。7月最热,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41℃。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19.4℃。无霜期年平均217天,最长257天,最短183天。年均降水量900毫米。
龙亢镇境内涡河、北淝河属淮河水系。涡河境内左岸长12千米,右岸长14千米。北淝河在龙亢境内长度约5千米。沿涡一号沟、二号沟、三号沟等支沟流入,流域面积约40平方千米。涡河龙亢段最高水位为23.7米(1963年8月12日),最低水位为10.8米(1980年10月3日)。
2011年,龙亢镇有农业耕地面积9.5万亩。
龙亢镇经济
2011年,龙亢镇财政总收入1003万元。其中国税收入85.8万元,地税收入546万元。
2019年,龙亢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7个。
龙亢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粮食总产量5.8万吨。
龙亢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32万头,年末存栏2.1万头;羊饲养量6000只,年末存栏5400头;牛饲养量2200头;家禽饲养量124.7万羽。
2011年,龙亢镇有大中型联合收割机489台。
2011年,龙亢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2011年,龙亢镇有企业32家,其中工业企业12家,职工812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2011年末,龙亢镇居民储蓄存款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龙亢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千年古镇龙亢镇,地处怀远县西部,东距蚌埠市60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距该县城35公里。镇域面积116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人口6.09万人,耕地面积83828亩。
龙亢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在镇旁设有出入口,307省道、淝南公路穿境而过;北临北淝河,淮河支流涡河自西向东流经镇区,水运条件较好。建设中的两淮公路及规划中的两淮铁路将使该镇交通优势进一步显现。
龙亢镇历史悠久,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汉武帝于此设龙亢县,东汉至宋1200余年里,均为县治所在。涡北老镇区历史遗存众多,主要有:汉代经学大师桓荣故里、桓公墓、九阁十三庙、新四军四师淮上纪念馆等历史遗迹。
龙亢镇是怀远县区域经济副中心,皖北最大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集散地,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是15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
2017年6月,龙亢镇被认定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龙亢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